时间: 2025-05-10 08:4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0:38
小儿贺季真,弃官亦弃宅。
远谒王道者,去问术黄白。
何物袖中藏,去道万里隔。
小儿祝贺季真,放弃官职和住所。
远道拜访王道者,去询问术士的黄白之术。
袖中藏有什么东西,去说那相隔万里。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表达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常常通过对古人的追慕和反思来探讨人生意义。
这首诗成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古人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力与财富的淡泊。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思考。诗中小儿的祝贺既是对季真的赞美,也是对其选择的理解和尊重。弃官和弃宅的行为,表面上看似放弃了物质生活,实际上反映出一种追求自由和真理的精神追求。接着,作者提到的“远谒王道者”,暗示了对理想政治和道德境界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出诗人对政治理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失望。同时,“何物袖中藏”则是对内心深处秘密的探询,暗示着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总会有无法言说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去道万里隔”更是强调了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展现了追求理想的艰难。
整首诗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真理的向往,体现了对权力和物质的超然态度。
诗中“小儿贺季真”指的是谁的行为?
a) 放弃官职和住所
b) 追逐名利
c) 远道拜访
答案:a
“王道者”的意思是什么?
a) 追求个人利益的人
b) 追求仁义政治的人
c) 远道而来的人
答案:b
“何物袖中藏”暗示了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内心的秘密与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b
对比杨维桢与李白,前者的诗更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内心的矛盾,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表现豪放与对自由的追求。两者都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杨维桢的《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