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1:14
东寺诗僧照上人
访予于普明寺,赠以诗
(作者:杨万里)
故人深住白云隈,
欲到何因只寄梅。
岁晚观山吾独立,
泥中骑马子能来。
转头不觉三年别,
病眼相看一笑开。
说似少陵真句法,
未应言下更空回。
老朋友深居白云隐藏的地方,
想去探望他,怎奈只好寄去梅花。
年末时,我独自观赏山景,
在泥泞中骑马的小孩能够来。
转眼之间,不觉已三年未见,
我们相对而望,病眼中相视一笑。
这话像是少陵(王维)的真实句法,
却不应再说什么,反而显得更加空洞。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生于江西,曾任职于多个地方,个性恬淡,追求自然与真实,诗风清新脱俗。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与友人相隔多年之际,因思念故友而作。诗人在普明寺中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和深厚的情谊。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故人的隐居生活,显示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人虽未能亲自前往,但通过寄梅这一举动,传递了深厚的情谊和关切。
中间部分则转向诗人的内心独白,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绪,尤其“岁晚观山吾独立”,不仅描绘了年末的萧瑟景象,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渴望。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三年未见的时光,虽有病痛,但在友人的陪伴与交流中,情感得到了释放和慰藉。
最后两句引用王维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哲思。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示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围绕着友谊的珍贵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哲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厚谊,体现了高洁、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故人”住在哪里?
诗人用什么寄托自己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少陵”指的是哪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