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9:07
苍髯秦大夫,瘦骨孤竹君。
主人似二子,二子似主人。
苍白胡须的秦大夫,瘦骨如竹的孤独君子。
主人看起来像这两位年轻人,那两位年轻人又像主人。
“秦大夫”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位有名的士人,象征着古代士人的风范和气质。“孤竹”则可以联想到竹子的高洁、坚韧,反映了诗人对人物的高尚追求。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诗歌清新、自然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那个时候文人雅士聚集,诗歌成为士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作者在沈君公馆的亭台上,感受到主人与来访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因而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表现了主人与来访者之间的奇妙关系。诗中描绘的“苍髯秦大夫”和“瘦骨孤竹君”分别代表了岁月的沉淀与年轻的活力,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巧妙地通过“主人似二子,二子似主人”这句话,揭示了人格与身份的相互影响,反映出一种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这里不仅有对岁月的感慨,还有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哲思。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身份、性格与外在形象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展示了时间与自我认知的变化,让人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深层联系。
“苍髯”形容的是哪类人?
A. 年轻人
B. 年长者
C. 儿童
诗中“二子”指的是?
A. 老人
B. 主人的子弟
C. 朋友
“似”在诗中有何作用?
A. 表示否定
B. 表示相似
C. 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