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寺中观梅》

时间: 2025-05-04 13:33:18

诗句

慈尊宴坐从香国,环列毗耶彼上人。

老子也揩凡肉眼,来瞻清净法王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33:18

原文展示

《寺中观梅》
作者:史弥宁 〔宋代〕

慈尊宴坐从香国,
环列毗耶彼上人。
老子也揩凡肉眼,
来瞻清净法王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寺庙中观察梅花的情景。慈悲的尊者在香气弥漫的地方安坐,周围环绕着众多高僧大德。老子(道家创始人)也用肉眼(世俗的眼光)来窥视,前来瞻仰这位清净的法王。

注释

  • 慈尊:慈悲的尊者,指佛教中的佛或菩萨。
  • 香国:指香气弥漫的地方,通常与佛教、寺庙有关。
  • 毗耶:指佛教中的高僧,可能是特指一些重要的僧侣。
  • 老子:指道教的创始人,代表着道家的哲学思想。
  • 肉眼:指世俗的眼光,与清净的法眼相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号曲江,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自然景色和佛教题材的作品。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透出淡淡的禅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的一个寺庙中,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以及对佛教思想的体悟。梅花自古以来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代表着坚韧与清雅。

诗歌鉴赏

《寺中观梅》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通过描绘梅花与高僧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在结构上并不复杂,但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诗的开头以“慈尊宴坐”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慈悲的尊者与香气四溢的环境相得益彰,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接着,通过“环列毗耶彼上人”,进一步强化了周围环境的神圣性,众多高人环绕,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宗教氛围。

“老子也揩凡肉眼”一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古代哲学家对世俗眼光的反思,老子作为道家的象征,来到此地以肉眼观望,暗示着即使是伟大的哲学家,也需在平凡中寻求真理。最后一句“来瞻清净法王身”,则将整首诗的主题引向更高的境界,清净的法王象征着佛教的真理,反映出诗人对佛教教义的崇敬。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与众高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具有很强的哲学思考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慈尊宴坐从香国:慈尊在香气弥漫的地方安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环列毗耶彼上人:四周环绕着许多高僧大德,强调了环境的神圣。
  3. 老子也揩凡肉眼:老子用平常的眼光观察,反映了对世俗的思考。
  4. 来瞻清净法王身:前来瞻仰清净的法王,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尊重。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慈尊”与“法王”形成对比,强调不同境界的存在。
  • 比喻:将梅花比作高洁的象征,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清净境界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愿望。通过对梅花的观察,诗人传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着在逆境中仍保持清白。
  • 慈尊:象征佛教的慈悲与智慧,强调对生命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慈尊”指的是哪位宗教人物?

    • A. 老子
    • B. 佛陀
    • C. 道教徒
  2. “老子也揩凡肉眼”的意思是什么?

    • A. 老子用肉眼观察世俗
    • B. 老子无视世俗
    • C. 老子不在乎世俗
  3. 诗中“梅”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和高洁
    • C. 繁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史弥宁的《寺中观梅》与王安石的《梅花》,两首诗都以梅花为主题,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史弥宁更注重于哲理与内心的平和,而王安石则更多地体现出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史弥宁相关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书籍
  • 佛教思想与艺术的结合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破阵子·赠行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玉楼春·戏赋云山 满江红·暮春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水调歌头·盟鸥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学正 众目睽睽 扬眉眴目 深文傅会 刎颈之交 中倒 注萤沃雪 包含甚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留连不舍 力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无关重轻 良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