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8:17
端午感兴
文天祥 〔宋代〕
当年忠血堕谗波,
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
江山如此故都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忠臣的怀念和对家国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当年忠臣的血洒江河,千古以来的荆楚人民在汨罗江边进行祭奠。即使身处风雨飘摇的天涯,心中仍然萦绕着对故土的梦念。如此江山,令我思念故乡又无可奈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廷懋,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他在国家危难之际坚守忠诚,反抗外敌,最终被俘而殉国。其诗风豪放激昂,充满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诗人借端午节的传统,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和对家国命运的深切思考。
《端午感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民族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屈原的追思,展现了文天祥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首句“当年忠血堕谗波”直接点出屈原因谗言而遭到不公,鲜血洒在波涛之中,既是对屈原命运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映射。第二句“千古荆人祭汨罗”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这一祭奠是历史的延续,荆楚人民以此表达对忠臣的敬仰和怀念。
接下来的“风雨天涯芳草梦”,描绘出诗人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中仍然心系故土的感情,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家园的向往与追忆。而最后一句“江山如此故都何”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哀叹,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情感经历,又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彰显了文天祥作为爱国者的崇高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屈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的崇敬,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文天祥作为忠臣的精神面貌与爱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汨罗”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投江地点?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D. 白居易
“千古荆人祭汨罗”中的“荆人”主要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人?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汉国
诗中“风雨天涯芳草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未来的希望
B. 家乡的思念
C. 政治的理想
D. 个人的成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文天祥的《端午感兴》与屈原的《离骚》,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但《离骚》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追求,而《端午感兴》则结合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家国的忧虑,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情感深度。
以上内容为《端午感兴》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