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

时间: 2025-04-30 02:15:42

诗句

艳艳洒妆斗姚魏,冥冥花影逢石丁。

醉生梦死何如竹,三百五十九日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15:42

原文展示:

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艳艳洒妆斗姚魏,
冥冥花影逢石丁。
醉生梦死何如竹,
三百五十九日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竹林图画,诗人以竹子为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美丽的景色,仿佛与历史人物斗艳,接着描写在朦胧的光影中,竹子与花影交相辉映。最后两句则表达了醉生梦死的感慨,竹子在此象征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诗人认为比起沉醉于虚幻,保持清醒的状态更为重要,三百五十九天的时间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注释:

  • 艳艳:形容色彩鲜艳、华丽。
  • 洒妆:形容装点、打扮,形态美丽。
  • 冥冥:形容昏暗或模糊不清的样子。
  • 醉生梦死:指沉迷于醉酒和梦境中,形容生活在迷茫之中。
  • 三百五十九日:指一年中大部分的日子,象征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225年-1296年),字梦得,号长风,南宋末年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真谛的探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竹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似乎在与历史人物争奇斗艳,体现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交融。而后两句则转向哲理的思考,醉生梦死的说法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竹子在诗中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代表了一种追求清醒与真实生活的态度,告诫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一份清醒与淡然,才是最为重要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艳艳洒妆斗姚魏:描绘了竹子的美丽,与古代人物(如姚、魏)争艳,暗示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对比。
    • 冥冥花影逢石丁:在朦胧的光影中,竹子与花影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
    • 醉生梦死何如竹:表达对沉迷于幻梦生活的反思。
    • 三百五十九日醒:用数字象征时间流逝,强调清醒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与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和表现力。通过竹子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竹”这一意象,探讨生活的真实与虚幻,表达了对清醒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渴望。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与清高,寓意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花影:象征美丽与短暂,反映人生如梦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醉生梦死”主要描述的是哪种生活状态?

    • A. 清醒
    • B. 迷茫
    • C. 快乐
  2. 诗中提到的“三百五十九日”象征什么?

    • A. 一年的时间
    • B. 人生的短暂
    • C. 自然的循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郑板桥): 通过竹子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
  • 《山中杂诗》(王维): 体现山水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对比魏了翁的竹子与郑板桥的竹石,前者重在清醒与理想,后者则强调坚韧与不屈,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魏了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卫艳词 杂曲歌辞。王孙游 杂曲歌辞。今别离 古意二首 湖南曲(一作古意) 古意二首 其一 题豫章馆 渭水西别季仑 魏宫词 题豫章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命铺 黑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轻饶素放 竹膏 指天画地 革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包含鹤的词语有哪些 至若 上好下甚 狼狈不堪 买开头的成语 避害就利 魚字旁的字 养虎自残 五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