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松庵》

时间: 2025-05-04 05:55:19

诗句

受命独也正,岿然十八公。

人独匪正命,胡然不如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5:19

原文展示

受命独也正,岿然十八公。
人独匪正命,胡然不如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坚守。他受命于人,但他却能独自保持正直,像那高耸的松树一样屹立不倒。即便他人不理解他的立场,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向外界的压力妥协。

注释

  • 受命:接受命令,这里指代受到他人的委托或责任。
  • 岿然:形容高大而稳固的样子,表示坚定不移。
  • 十八公:指的是古代的高人、隐士,象征一种超然的境界。
  • :不是,否定词。
  • :松树,常被用作坚韧、耐寒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子华,号清逸,宋代诗人,晚期文人,著名的隐士与诗人,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他的诗风清新,富有哲理,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魏了翁隐居南山时所作,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态度与理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避世事,表达对政治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表现出诗人对个人信念的坚持以及对外界喧嚣的淡然。诗中以“松”作为象征,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松树在严寒中依旧挺立,寓意着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愿随波逐流,保持自我。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因许多文人面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选择沉默或妥协,而魏了翁却选择了坚守,表现出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自我坚持。诗的最后一句“胡然不如松”更是直接表明了他对松树的赞美,强调了他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受命独也正:表明自己虽然接受了他人的命令,但仍然保持独立的正直。
  2. 岿然十八公:暗示自己如同古代隐士般坚定不移,具有高尚的情操。
  3. 人独匪正命:说明他人并不理解他的选择,甚至可能会否定他的正直。
  4. 胡然不如松: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松树的坚韧更值得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自己的品格,表达坚韧与不屈。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对立与冲突感。
  • 排比:通过重复的结构,强调了诗人的坚定立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个人的坚守与高洁的品德,尽管身处困境与误解,仍然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宛如松树般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高洁,常用于表达隐士的理想与追求。
  • :代表他人的期望与社会责任,突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松”象征着什么? A. 冒险
    B. 坚韧与正直
    C. 逃避现实

  2. “岿然”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愤怒
    B. 坚定不移
    C. 疲惫

  3. 诗人的态度是: A. 随波逐流
    B. 坚持自我
    C. 逃避现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展现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魏了翁《松庵》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通过自然意象表达隐逸生活的价值,但魏了翁更加强调个人信念的坚守,而王维则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魏了翁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京居春日遣怀 题宝泉官舍壁 题项羽庙三首之三 忆秦娥 其一 送周寿元翁西上 望夫石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六登黄楼 自历阳泛江至赤埭访别曹解 题流香亭 怨三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字旁的字 侍猎 水失鱼犹为水 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传杯换盏 孔武有力 瓦字旁的字 揆文奋武 约艳 六朝金粉 見字旁的字 活结尾的成语 爱博而情不专 盘坳 口字旁的字 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莲龛 稳结尾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