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43
游陈氏园有感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陈家园,野塘基。
千金花锦地,千年子孙期。
历岁未半百,池台生橹葵。
红楼在西家,无址遥相移。
主公规戒石,草中字离离。
妾流厮养妇,客散屠沽儿。
尚有庭中树,高蔓女萝枝。
飞来双燕子,岂识春风悲?
嗟我陈家园,盛衰固有时。
我闻陈主公,义侠犹见推。
挥金周所急,解佩酬相知。
君不见西家龌龊子,生女作门楣。
娇客灭门户,重令后人嗤。
陈家园,是一个偏远的塘基。
这里千花万锦,象征着千年子孙的期望。
岁月未过半百,池塘边已生长起了葱郁的葵草。
红楼在西边的家,无处可寻,似乎遥遥相移。
主公的规戒石,草字间生出离离的字迹。
妾身流亡养妇,客人散去如屠沽的孩童。
庭中尚有树木,高高的女萝缠绕其枝。
飞来的双燕,岂能理解春风的悲伤?
唉,我感叹陈家园,盛衰本有时分。
我听闻陈主公,义侠之风仍被人推崇。
挥金如土解决急需,解佩来报答朋友。
你难道没见到西家龌龊的儿子,生女儿作门楣?
娇客使得门户灭绝,重令后人嗤笑不已。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字用之,号靖庐。杨维桢以才情卓绝、诗风清新而著称,尤以咏物抒情见长。
《游陈氏园有感》是杨维桢在游览陈氏园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家族兴衰的感慨,反映了对传统与现代社会变迁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陈家园的描写,展现了家族的兴衰历程。诗中描绘了园林的美丽与繁华,反映出对家族过去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人使用生动的意象,如“千金花锦地”、“飞来双燕子”,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变迁。通过对比陈家园昔日的繁荣与今日的衰败,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尤其是“盛衰固有时”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与家族命运的无常。
陈家园,野塘基。
介绍游览的地点,营造出一种偏远、自然的氛围。
千金花锦地,千年子孙期。
形容园中繁花似锦,象征着家族的繁荣与子孙承载的期望。
历岁未半百,池台生橹葵。
反映时间的流逝,池塘边长出了葵草,暗示衰败之意。
红楼在西家,无址遥相移。
红楼代表着家族的象征,失去其所在的地方,隐喻着家族的流散。
主公规戒石,草中字离离。
家族的规矩与戒律仍在,但字迹模糊,象征传统的消逝。
妾流厮养妇,客散屠沽儿。
描述家庭生活的散乱,表现出家庭成员的分离与生活的困顿。
尚有庭中树,高蔓女萝枝。
依然有树木生存,但女萝缠绕其上,象征着不幸与困境。
飞来双燕子,岂识春风悲?
燕子不知春风的悲哀,暗喻人们对变化的无知。
嗟我陈家园,盛衰固有时。
对家园盛衰的感叹,揭示人生无常的真理。
我闻陈主公,义侠犹见推。
传承的义侠精神依然存在,表明对传统价值的珍视。
挥金周所急,解佩酬相知。
描述在急需时挥金如土,为朋友解困,体现了人际关系的重视。
君不见西家龌龊子,生女作门楣。
对比西家子弟的堕落与家族的衰败,表达了对家族荣辱的感慨。
娇客灭门户,重令后人嗤。
由于娇客的到来,导致门户的灭绝,后人对此嗤之以鼻。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族命运无常的感慨,强调传统价值的重要性与时间流逝带来的忧伤。诗人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绘,引发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陈家园象征什么?
“盛衰固有时”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双燕子”有什么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