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7:1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7:12:44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钓竿篇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
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
清晨的阳光收敛了红色的烟雾,我将钓竿垂向青绿的河流。
人们都疑惑我是在天上钓鱼,水中的鱼像镜子一样悬浮。
每当船划过时,水中的鱼惊逃,猜钩时总是误伤。
湍急的水流我不去理会,静谧的潭水让我想留船不走。
为了钓到美玉,我的心愿只在于此,但我却未必能胜任。
只为观察那鲜美的饵料,不知贪欲的结果是得不到全部。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子华,号青山,曾任职于朝廷。沈佺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表现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钓竿篇》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雅士常常追求闲适的生活。诗中体现了作者对钓鱼这一活动的热爱与向往,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钓竿篇》是一首以钓鱼为主题的乐府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用“朝日敛红烟”描绘了清晨的宁静,营造出了一幅美丽的钓鱼场景。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描绘水中鱼的形态与钓鱼的过程,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展现了钓鱼者的高雅与闲适,而“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则流露出钓鱼过程中的挑战与乐趣。诗人并不因湍急的水流而退缩,反而在静谧的潭水中寻求宁静,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最后两句“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冷淡,强调了对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对物质欲望的警惕与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朝日敛红烟”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黄昏的宁静
B. 清晨的美好
C. 晚上的繁星
D. 中午的炎热
“钓玉君徒尚”中“玉”指代什么?
A. 金钱
B. 美德
C. 高尚的追求
D. 自然的美
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无所谓
C. 追逐
D. 绝对拒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