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21:15
城隅汉水阔,正足槎头鱅。
采荇兼登俎,施罛不贵钱。
江帆风势美,竹屋雨声连。
必有苍苔碣,留为好事传。
城角的汉水宽广,正好适合木筏漂流。
采摘水草时还可以登上渔船,撒网捕鱼不需要花费太多钱。
江上的帆船在风中显得十分美丽,竹屋里雨声绵绵不绝。
必定有苍苔覆盖的石碑,留作美好的事情传颂。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苍苔碣”指的是经过岁月洗礼的石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梦阮,号松隐,宋代诗人,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可能创作于梅尧臣游览复州时,因感受到当地自然风光与渔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而作,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平民生活的关注。
本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汉水的宽阔与渔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开篇即描绘水域的广阔,给人一种开阔视野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采荇兼登俎”的描写,展现了渔民的日常生活,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施罛不贵钱”不仅暗示渔民生活的简单与朴实,同时也反映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
在“江帆风势美”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江面帆船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中提到的“苍苔碣”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人们美好愿望的延续。
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体现了梅尧臣的诗歌风格。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渔民生活的理解与同情,以及对历史沉淀的思考,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观。
诗中提到的水草是用来做什么的?
A. 渔网
B. 食物
C. 砧板
D. 装饰
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物质奢华
B. 追求名利
C. 朴实无华
D. 怨天尤人
“苍苔碣”暗示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历史的积淀
C. 富裕的生活
D. 渔民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