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2:22
金陵从事去,不叹食无鱼。
尺鲤日登俎,故乡时得书。
衰荷摘短袂,秋藓曳长裾。
若见府公问,年来懒更疏。
在金陵工作的董察推即将离去,我不禁感叹:这里的饭菜竟然没有鱼。每天都能看到小鲤鱼上餐桌,偶尔还能收到故乡的书信。衰败的荷花让我轻轻摘下衣袖,秋天的青苔拖曳着我的长裙。如果见到府公问起我的近况,恨不得告诉他这些年来我懒于写信。
“金陵”在古诗中常常用来指代繁华与历史的交融,而“尺鲤”则强调生活的简单与单调。“秋藓”与“衰荷”的意象则体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份淡淡的忧伤。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华,号天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的朋友董察推即将离开金陵赴江宁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送别与对生活琐事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送董察推赴江宁》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梅尧臣通过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思。诗的前两句以生活琐事开篇,展现了金陵的日常景象,既有对食物的感叹,也隐含了对生活单调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秋景,透过“衰荷”和“秋藓”的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情,回忆起往昔的美好与现在的平淡。最后,通过“若见府公问”一句,诗人又一次拉回到日常生活中,表达了对外界的疏离感与懒散的态度,寓意着人生的无奈与孤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对朋友的真挚情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叹生活的平淡与时光的易逝,展现了人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与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项是“金陵”的古称?
A. 南京
B. 上海
C. 杭州
答案:A
“尺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平淡琐事
C. 远方的思念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衰荷”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美好
B. 时间的无情
C. 自然的繁荣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