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7:17
高秋苏病气,白发自能梳。
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
杖藜还客拜,爱竹遣儿书。
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
在这个高秋时节,我的病情稍微好转,但白发已然增多,梳理起来也不再那么顺利。服用药物让我厌烦,门庭冷落,心中感到郁闷。拄着拐杖去拜访朋友,喜欢竹子,便让孩子代我写信。十月的江面平静如镜,轻舟行驶,十分惬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无明显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秋天的感慨及生老病死的思考,体现了杜甫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尤其以现实主义著称,常关注社会民生,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秋清》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诗人身处困境,病痛缠身,但他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关心,反映出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秋清》是杜甫在高秋时节写的一首诗,诗中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开篇描绘了高秋时节的病痛与白发,展现了诗人对衰老与病痛的无奈。在这样的时刻,药物的加减让他感到厌烦,反映出他对治病无望的焦虑。接着,诗人通过与友人的拜访和对竹子的喜爱,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惬意和人际间的温暖,这与前面的病痛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诗人描绘了平静的江面和轻舟,表达了心灵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尽管生活艰难,但美好的事物依然存在,给了他些许慰藉。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甫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尽管身处困境,仍能在自然和友谊中找到慰藉,体现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的《秋清》写于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白发”主要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年轻
B. 死亡
C. 衰老
D. 健康
诗中对“竹”的喜爱象征着什么?
A. 风景
B. 友谊
C. 高洁与坚韧
D.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秋清》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但杜甫更为沉重,关注社会与人生的苦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