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6:05
赠房卢氏琯
王维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岂复少十室,弦歌在两楹。
浮人日已归,但坐事农耕。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
秋山一何净,苍翠临寒城。
视事兼偃卧,对书不簪缨。
萧条人吏疏,鸟雀下空庭。
鄙夫心所尚,晚节异平生。
将从海岳居,守静解天刑。
或可累安邑,茅茨君试营。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高尚的人,忘却了自我,关心苍生。难道我还会觉得只有十间房子不足吗?在我的两根柱子之间,依旧能听到弦歌的声音。为了浮世的安宁,我已经归来,只想安静地耕种。桑树和榆树郁郁葱葱,相互映衬,村庄里传来阵阵鸡鸣。秋天的山是多么的清净,苍翠的山色映衬着寒冷的城池。我既要处理事务,也想在书房中悠然自得,不愿意参与官场的纷争。人事的萧条使我感到疏远,鸟雀在空荡荡的庭院中飞翔。普通人的心中所珍视的,晚年的节操已与年轻时不同。我打算居住在高山大海之畔,守住清静,解脱世间的刑罚。或许我可以把安邑的安宁带来,试着在茅屋中安营。
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字摩诘,号辋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擅长山水诗,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维晚年,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渴望归隐田园,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此时的王维逐渐向隐逸的生活倾斜,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王维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官场纷争的厌倦。整首诗充满了宁静和自然的气息,王维通过描绘秋山的清净、村庄的宁静,把读者带入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诗中“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强调了高尚人格的价值,表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自我利益的抛弃。诗中的“浮人日已归,但坐事农耕”则展现了王维对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在描绘自然时,王维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桑榆郁相望”传达了生活的安宁,而“秋山一何净”则表现了自然的纯净。整首诗风格淡雅,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逸,表达了王维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赞美了自然的美好和简单的田园生活,体现了隐士的生活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达人无不可”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浮人”指的是?
诗中“秋山一何净”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