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送二首》

时间: 2025-05-05 17:15:07

诗句

余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

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15:07

原文展示:

再送二首
苏轼

余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
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白话文翻译:

我乘着西风,像那鲲鹏在海上翱翔,
这应该是应验了我诗中所说的游魂。
归来时正好告别陶弘景,
看到的却是那挂着衣冠的神武门。


注释:

  1. 余刃:指的是刀刃,暗喻作者的才华横溢。
  2. 西屠:指的是西方的屠夫,可能暗指一种壮丽的景象。
  3. 横海鲲:鲲是一种传说中的大鱼,象征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4. 游魂:游荡的灵魂,暗示着诗人的思绪飘渺。
  5. 陶弘景:东汉著名的道士,因其修道成名。
  6. 神武门:指的是某个宫殿的大门,象征着权力和尊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魄,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但其文学成就却始终闪耀。

创作背景:
《再送二首》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正值他人生的低谷。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尽管身处逆境,但依然不失乐观和高尚的情操。


诗歌鉴赏:

《再送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苏轼通过对鲲鹏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渴望。诗的开头“余刃西屠横海鲲”以鲲鹏的形象引出,暗示着诗人的壮志和豪情,象征着他希望能够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翱翔。接着“应余诗谶是游魂”则显示出诗人与其作品之间的深刻联系,表明他在追求理想时的迷茫与不安。

“归来趁别陶弘景”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陶弘景作为道士,其清高脱俗的形象与苏轼的个性产生共鸣。而“看挂衣冠神武门”则通过神武门的描写,传达出对权力与地位的思考,暗示着即使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也难以摆脱世俗的羁绊。

整首诗以自然、友情和个人理想为主题,展现了苏轼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余刃西屠横海鲲”:我像鲲鹏那样在海上自由翱翔,表达了内心的豪情壮志。
    • “应余诗谶是游魂”:这可能是对我诗中所表达的理想的应验,表明诗人与理想的联系。
    • “归来趁别陶弘景”:在告别朋友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内心充满了不舍。
    • “看挂衣冠神武门”:看见高贵的门扉,感悟到世俗权力的束缚,反映了对权力的思考。
  2. 修辞手法:

    • 比喻:鲲鹏象征着壮志和理想,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余刃”与“西屠”、“归来”与“趁别”等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神武门、游魂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3.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权力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鲲鹏:象征着自由、理想与追求,反映了诗人高远的抱负。
  • 游魂:表达了心灵的游荡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 神武门: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的思考和不羁的性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余刃西屠横海鲲”中的“鲲”象征什么? A. 自由与理想
    B. 权力与地位
    C. 友情与思念

  2. “应余诗谶是游魂”中“游魂”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灵魂
    B. 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C.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王维《鹿柴》: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理想和自由的渴望,但李白更为豪放激昂,而苏轼则更为细腻深沉,展现了不同风格的特征。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查询

虞美人·风前玉树瑲金韵 西江月·青锦缠条配剑 西江月·滴滴金盘露冷 菩萨蛮·縠纹波面浮鸂鶒 西江月(陈倅·席上) 西江月 西江月 采桑子 菩萨蛮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直写胸臆 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轻卒锐兵 肝心若裂 行贝 坐享其成 癶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半辈子 风字旁的字 谋道作舍 厖鸿 往古 治乱持危 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