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8:43
尚依稀认得旧沙鸥,三年路重经。
问堤边瘦柳,春风底事,减却流莺。
十里愁芜悽碧,旗影淡孤城。
谁倚山阳笛,并入鹃声。
空剩平桥戍角,共归潮呜咽,似恨言兵。
坠营门白日,过客阻扬舲。
更休上江楼呼酒,怕夜深野哭不堪听。
还飘泊,任王孙老,匣剑哀鸣。
我依稀还记得旧日的沙鸥,经过三年的路途重回此地。
我问堤边那瘦弱的柳树,春风怎么了,难道它减少了流莺的鸣唱?
十里悠远的愁苦,像是碧绿的芜杂,旗帜的影子映射在孤独的城墙上。
是谁在山阳倚笛,笛声与杜鹃的啼鸣交融在一起?
只剩下平桥的戍楼,潮水归来似在呜咽,像是在恨那些言语战争。
白天的阳光洒在营门,过客的船只被阻挡在岸边。
再也不想在江楼上呼唤酒水,怕夜深人静时,野哭声让人无法承受。
我依然漂泊,任凭王孙渐老,剑匣发出悲鸣。
杜文澜(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常以抒怀、感慨为主,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对家国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八声甘州 淮阴晚渡》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对故乡的回忆与对时局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
这首词以“晚渡”为背景,结合个人的经历与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怀旧情绪。诗人借助自然景物,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开头几句提到的“旧沙鸥”和“瘦柳”,不仅描绘了冷清的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在与“流莺”对比中,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缺失,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接着,诗人通过“十里愁芜悽碧”描绘了战争带来的伤痛与毁灭,孤城的影子更是让人感到无助与孤独。“山阳笛”和“鹃声”的结合,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被现实的愁苦所压制。
最后两句“更休上江楼呼酒,怕夜深野哭不堪听”,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往日时光的深切怀念。诗人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整首诗歌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时局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诗中体现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思考,充满了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旧沙鸥”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怀旧
B. 自由与快乐
C. 战争与毁灭
“十里愁芜悽碧”中“愁”的意思是?
A. 快乐
B. 思念
C. 悲伤
诗人为什么不想再上江楼呼酒?
A. 因为不想喝酒
B. 怕夜深人静时,野哭声让人无法承受
C. 因为已经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