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竹亭》

时间: 2025-04-30 13:42:37

诗句

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

别有一清风,请君参此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2:37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竹亭

原文展示:

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别有一清风,请君参此味。

白话文翻译:

春天和冬天的景色都是如此,别有一番清新的风,请你来体会其中的滋味。

注释:

  • 春亦只如是:春天的景色也是这样,指春天的竹亭同样清幽。
  • 冬亦只如是:冬天的景色同样如此,强调四季的恒常与竹亭的独特。
  • 别有一清风:这里的“别有”意味着除了常规的景象,还有一股清风,暗指竹亭的气氛与意境。
  • 请君参此味:邀请你来体验这一份独特的清新与宁静。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竹亭”本身可以看作隐逸生活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诗、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那个时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隐居表达对喧嚣生活的逃避及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竹亭四季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新气息的热爱。诗的前两句“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强调了竹亭在不同季节中的恒久与稳定,展现了自然的美好。接下来的“别有一清风”,则引入了精神层面的体验,暗示竹亭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洗礼。最后一句“请君参此味”,直接与读者对话,邀请人们一同去体验这种清新与宁静的生活,体现了诗人的宽厚与友好。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与传统山水诗的风格相一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亦只如是”:春天的景象与竹亭的宁静是一样的,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竹亭的恒常之美。
    • “冬亦只如是”:同样的道理,冬季的竹亭同样拥有其独特的魅力。
    • “别有一清风”:这里的“清风”象征着一种宁静和清新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平和。
    • “请君参此味”:直接邀请读者体验这一独特的生活体验,显示出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亲切感。
  • 修辞手法

    • 对偶:诗中“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竹亭与四季相联系,展示其独特的美。
    • 邀请:用“请君”直接与读者对话,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竹亭:象征着隐逸、宁静的生活,代表了诗人追求的生活理想。
  • 清风: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暗示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有哪些?
      • A. 春、夏
      • B. 春、冬
      • C. 秋、冬
    2. 诗中提到的“清风”象征什么?
      • A. 喧嚣
      • B. 宁静
      • C. 热闹
    3.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邀请读者?
      • A. 请君参此味
      • B. 请君观此景
      • C. 请君共赏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杜甫和王维的诗也常常描写自然和隐逸生活,可以看出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在风格上,王维的诗更倾向于细腻的描绘,而杨万里的作品则表现出一种直接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报师恩 西江月 好离乡 玉炉三涧雪 勤劳 玉炉三涧雪 自咏 水龙吟 春兴 水龙吟 西虢 木兰花慢 无俗念 性通 忆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怀冤抱屈 道傍苦李 兀字旁的字 仁佛阁 葬玉埋香 秦梁 拽剌 嫁犬逐犬 几字旁的字 三衅 鱼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脸黄肌瘦 符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