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2:30
过谢家湾
作者:杨万里 〔宋代〕
行尽牛蹊兔迳中,
忽逢平野四连空。
意随白鹭一双去,
眼过青山千万重。
近岭已看看远岭,
连峰不爱爱孤峰。
一丘一岳知何意,
疏尽官人著牧童。
走完了牛屎路、兔子小径,
忽然遇见了空旷的平原。
心意随那一对白鹭飞去,
眼睛越过重重青山。
近处的山岭已经看到了远处的山岭,
连绵的山峰不喜欢独自的高峰。
一座小丘、一座大岳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见那散步的官人正描绘着牧童。
本诗中并未涉及特殊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以平易近人的手法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过谢家湾》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杨万里对自然、生活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全诗通过描绘诗人走过的乡间小路,逐步展开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开篇两句“行尽牛蹊兔迳中,忽逢平野四连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乡间的宁静与辽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意随白鹭一双去,眼过青山千万重”,通过描绘白鹭的自由飞翔,表达了诗人内心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情感。与此相对的是“近岭已看看远岭,连峰不爱爱孤峰”,诗人对山的描写,暗示了自然的和谐与相依,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最后两句“一丘一岳知何意,疏尽官人著牧童”,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思考,或许是在反讽社会中官员的世俗追求,而牧童则象征着那种纯真无邪的生活方式。整首诗从自然景观入手,逐渐引申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意随白鹭一双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自由
C. 忧郁
D. 喜悦
诗中提到的“丘岳”指的是什么?
A. 小山和大山
B. 河流和湖泊
C. 城市和乡村
D. 树木和花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