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月二十三日南雄解舟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5 22:29:59

诗句

水没蒲芽尚有梢,风吹屋角半无茅。

急滩未到先闻浪,枯树遥看只见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9:59

原文展示:

水没蒲芽尚有梢,风吹屋角半无茅。
急滩未到先闻浪,枯树遥看只见巢。

白话文翻译:

水面已经淹没了蒲芽,只有细长的梢头露在水面;
风吹到屋角,屋顶的茅草已经有一半被吹掉。
急流的滩涂还没到,远处就已经听见海浪的声音;
在远处的枯树上,只能看到鸟巢而看不到鸟儿。

注释:

  • 蒲芽:即蒲草的嫩芽,常生长在水边。
  • :茅草,屋顶的材料之一。
  • 急滩:指急流的水滩,常用来形容水流湍急的地方。
  • :鸟巢,这里暗指枯树上鸟儿的栖息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其诗风清新自然,形式多样,常用生活中的细节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雄,正值春季二月,诗人可能在行舟途中,目睹了水乡的景色,感受到春水上涨带来的变化,抒发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二月二十三日南雄解舟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春水上涨带来的变化与冲击。开头两句以“水没蒲芽尚有梢,风吹屋角半无茅”描绘了春天的水位上升,水面淹没了蒲草的嫩芽,唯有少许的梢头露出水面,显示出水势的汹涌。接着“急滩未到先闻浪”一句则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远处的水流声,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激流,进一步增强了动态感。

最后一句“枯树遥看只见巢”则以一种静谧的景象结束,枯树上隐隐可见的鸟巢,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出春水的变化与自然的生机,既有动感又不失宁静,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水没蒲芽尚有梢:描绘水位上涨,蒲芽被淹没,只剩下细长的梢头,暗示春水的力量和变化。
    2. 风吹屋角半无茅:风的强劲使屋顶的茅草被吹落一半,表现出自然力量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3. 急滩未到先闻浪:虽然尚未到达急流的地方,但已能听见水浪的声音,传达了变化的前兆和紧迫感。
    4. 枯树遥看只见巢:在远处的枯树上,只能看到鸟巢,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存在。
  • 修辞手法: 使用了对比(水与风的力量、自然与人居环境)、意象(水、蒲芽、风、巢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层次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延续,通过对春水上涨的描写,反映出生命的无常与希望的存在。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蒲芽:代表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 :象征自然的力量与无情。
  • :暗示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蒲芽”象征什么? A. 生命的顽强
    B. 人的脆弱
    C. 自然的无情
    D. 以上都是

  2. 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风和雨
    B. 水位上涨
    C. 鸟儿飞翔
    D. 人们行舟

答案

  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自然的美,但杨万里侧重于动态的变化,而王维则更注重静谧的氛围与内心的感受。两者在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杨万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和渊老妙现之什 舟中对月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春日杂咏 其二 和夷仲弟喜学士兄归 席上信笔六首 席上信笔六首 西山次林尉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耧犁 齿字旁的字 半分 心直嘴快 流景扬辉 包含桂的成语 折文旁的字 康隆 游牧 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咕咕噜噜 玉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处高临深 向隅之泣 亲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