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2:05
矮丛平剪海霞鲜,
乱撒东风紫锦钱。
露沈翠抽春节嫩,
烟枰绣蹙绛绡圆。
土阶晔晔摇芳泽,
山舍英英吐秀妍。
秋色易花谁得见,
何时容得麝香眠。
这首诗描绘了石竹花的美丽景象,诗人在矮矮的花丛中,看到如海霞般鲜艳的花色,仿佛东风把紫色的锦缎洒落一地。露水沉静地滋润着春天的新芽,烟雾缭绕中,绣花般的绛色花瓣显得更加圆润。土阶上的花香气扑面而来,山舍间花儿竞相吐露芬芳。秋天的色彩容易让人想起花的美丽,但又有谁能见到这美景呢?何时才能让麝香安然入眠呢?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字子昂,号恭甫,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乡村景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石竹花》创作于董嗣杲对春天的赞美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描绘的石竹花生机勃勃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石竹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董嗣杲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捕捉到石竹花在春风中的摇曳生姿。诗的前两句便以“矮丛平剪海霞鲜”引人入胜,生动描绘出石竹花的艳丽,仿佛看到了色彩斑斓的花海,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露沈翠抽春节嫩”,则通过露水的滋润,表现出春天的温暖与新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整首诗在描绘花卉的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呈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循环。
最后两句“秋色易花谁得见,何时容得麝香眠”,则引入了秋天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石竹花》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露沈翠抽春节嫩”中的“翠”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