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诃林社集赋得王园晚斋》

时间: 2025-05-02 06:41:03

诗句

暝色苍茫古化城,同来结夏恰初睛。

衣披蕉石云犹润,杖引莲峰气飒清。

残照到碑看往迹,曲池流水杂经声。

漉巾到处宁辞醉,不觉东林月又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1:03

原文展示

诃林社集赋得王园晚斋
作者:黎邦瑊

暝色苍茫古化城,同来结夏恰初睛。
衣披蕉石云犹润,杖引莲峰气飒清。
残照到碑看往迹,曲池流水杂经声。
漉巾到处宁辞醉,不觉东林月又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古城景象,诗人和友人一同在这个夏季的初始时刻,感受到微风轻拂,夏日的气息在身边环绕。身披雨后湿润的蕉叶,手持拐杖,走向清新的莲峰。夕阳的余晖洒在碑石上,回望往日的痕迹,曲折的池水流淌,伴随着经文的吟诵。诗人放下手巾,毫不在意地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不知不觉中,东边的林中又升起明月。


注释

  • 暝色:黄昏时的暗色。
  • 苍茫:形容天空、景色的广阔、朦胧。
  • 古化城:指古老的城市,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 衣披蕉石:穿着沾有湿气的石头,蕉石可能是指一种植物。
  • 杖引:手持拐杖引导自己前行。
  • 莲峰: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峰,象征清静。
  • 残照:夕阳的余晖。
  • :石碑,这里可能指刻有历史的碑文。
  • 曲池:蜿蜒的池塘。
  • 流水:流动的水,寓意悠然自得。
  • 杂经声:与水声相伴的经文吟诵声。
  • 漉巾:指用手巾擦拭,可能是指放松自我。
  • 东林月:指东边的林中升起的月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邦瑊,明代诗人,擅长抒情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语言清新,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之际,描绘了他在王园晚斋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自然和往事的思索,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黄昏时分的景色为背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诗人在古城的游览中,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生过往的感慨。尤其是“残照到碑看往迹”一句,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过去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最后一句“东林月又生”则把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令人感到诗意盎然。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诗人不仅表现了外在的景色,也映射了内心的情感,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整体上,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层次,既有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暝色苍茫古化城:黄昏的暗影笼罩着古老的城池,营造了一种神秘感。
  2. 同来结夏恰初睛:与友人一同来到这里,正值夏季初晴,带来一种明朗的气息。
  3. 衣披蕉石云犹润:身上的衣服沾染了湿气,增强了夏日的感觉。
  4. 杖引莲峰气飒清:手握拐杖,走向清新的莲峰,传递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受。
  5. 残照到碑看往迹:夕阳映照在碑上,看着往日的痕迹,暗示着对历史的回忆。
  6. 曲池流水杂经声:池水潺潺,伴随着古文的吟诵声,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7. 漉巾到处宁辞醉:在这美好的环境中,诗人放下手巾,毫不在意地沉醉其中。
  8. 不觉东林月又生:不知不觉间,东边的月亮又升起,象征着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在句子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景物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化城: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
  • 莲峰:代表着清新与宁静,暗示着内心的追求。
  • 残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往事的追忆。
  • 曲池:象征着生命的曲折与流动。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外在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照到碑看往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对历史的追忆
    C. 对未来的期待

  2. “杖引莲峰气飒清”中的“气飒清”表达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潮湿
    B. 清新
    C. 淡雅

  3. 诗中提到的“东林月又生”象征着什么?
    A. 结束
    B. 新的开始
    C.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意境,但更侧重于思乡的情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描绘家庭的思念,与黎邦瑊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大典》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即事六首 其一 庭中夜赋 初冬 愁坐忽思南郑小益之间二首 其一 屏迹 秋日杂咏八首 其三 夜起思子虡 感旧 莆阳昭武延平送兵渐集戏书 病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生九种 龝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顺天应命 行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本同末离 乡饮大宾 白越 飠字旁的字 牙城 慧心灵性 包含茹的成语 玉貌花容 大祸临头 包含蓝的词语有哪些 衫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