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6:56
冯时行《瓦炉》
六籍圣贤心,归来还下帷。
老瓦烧柏子,冉冉度游丝。
侏儒饱欲死,灵均自长饥。
尘言污人耳,夜来洗涟漪。
更欲清鼻观,引手时一披。
知我其惟天,不须对愚溪。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俗浮华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提到六经和圣贤,似乎在说这些经典的思想仍然在心中,但如今却被世事所遮蔽。旧瓦片上烧着柏木,轻烟袅袅,仿佛在飘荡着思绪。小人贪婪无度,而有才华的灵均却饥肠辘辘。尘世的喧嚣污染了人们的耳朵,而夜晚的静谧则洗净了心灵的涟漪。诗人更想要清新空气,随手一抚,便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知道我与天道相通,无需再对愚昧的溪水多加解释。
作者介绍: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青云,宋代诗人。他在理学上有较深的造诣,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经济困境的时期,作者或许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感受到世俗的纷扰与内心的孤独,因而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瓦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瓦炉的描写,引申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的“六籍圣贤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经典文化的尊重,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失落与渴望。面对纷杂的世俗,诗人选择了隐退,仿佛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老瓦烧柏子,冉冉度游丝,这里通过老瓦和轻烟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宁静。接下来的“侏儒饱欲死,灵均自长饥”,对比了贪婪与清贫,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与人心的复杂。尘言污人耳则是对世俗喧嚣的批判,而夜来洗涟漪则象征了内心的洗礼和自我反省。
整首诗在情感上沉静而深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孤独与坚守。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强调了与天道相通的信念,表明了他对愚昧世俗的无畏与淡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世俗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六籍”指的是哪六部经典?
诗中提到的“侏儒”主要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知我其惟天”表达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陶渊明的《饮酒》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诗人通过简单的生活展示了内心的宁静。而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诗人则通过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哲思。这些作品都与《瓦炉》在主题和情感上有着相似之处,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