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瓦炉》

时间: 2025-05-01 02:06:56

诗句

六籍圣贤心,归来还下帷。

老瓦烧柏子,冉冉度游丝。

侏儒饱欲死,灵均自长饥。

尘言污人耳,夜来洗涟漪。

更欲清鼻观,引手时一披。

知我其惟天,不须对愚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6:56

原文展示:

冯时行《瓦炉》

六籍圣贤心,归来还下帷。
老瓦烧柏子,冉冉度游丝。
侏儒饱欲死,灵均自长饥。
尘言污人耳,夜来洗涟漪。
更欲清鼻观,引手时一披。
知我其惟天,不须对愚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俗浮华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提到六经和圣贤,似乎在说这些经典的思想仍然在心中,但如今却被世事所遮蔽。旧瓦片上烧着柏木,轻烟袅袅,仿佛在飘荡着思绪。小人贪婪无度,而有才华的灵均却饥肠辘辘。尘世的喧嚣污染了人们的耳朵,而夜晚的静谧则洗净了心灵的涟漪。诗人更想要清新空气,随手一抚,便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知道我与天道相通,无需再对愚昧的溪水多加解释。

注释:

  • 六籍:指《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论语》,古代经典。
  • 圣贤:指有道德修养和智慧的人。
  • 下帷:指拉下帷幕,隐退或隐藏。
  • 老瓦:指年久失修的瓦片,象征陈旧。
  • 柏子:柏树的种子,通常用于烧火。
  • 冉冉:缓慢而轻柔的样子。
  • 侏儒:小人,指心胸狭隘的人。
  • 灵均:指有才华的人,这里可能是指东汉才子王戎之名。
  • 尘言:世俗的言论。
  • 涟漪:水面上的波纹,比喻心灵的起伏。
  • 清鼻观:指清新的空气,意在享受自然的气息。
  • 愚溪:指愚蠢的言论或无聊的人,可能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青云,宋代诗人。他在理学上有较深的造诣,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经济困境的时期,作者或许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感受到世俗的纷扰与内心的孤独,因而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诗歌鉴赏:

《瓦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瓦炉的描写,引申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的“六籍圣贤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经典文化的尊重,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失落与渴望。面对纷杂的世俗,诗人选择了隐退,仿佛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老瓦烧柏子,冉冉度游丝,这里通过老瓦和轻烟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宁静。接下来的“侏儒饱欲死,灵均自长饥”,对比了贪婪与清贫,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与人心的复杂。尘言污人耳则是对世俗喧嚣的批判,而夜来洗涟漪则象征了内心的洗礼和自我反省。

整首诗在情感上沉静而深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孤独与坚守。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强调了与天道相通的信念,表明了他对愚昧世俗的无畏与淡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籍圣贤心:提到经典,显示文化底蕴。
  2. 归来还下帷:反映隐退的心态。
  3. 老瓦烧柏子:象征简朴与宁静。
  4. 冉冉度游丝:描绘轻柔的状态,似乎在思考。
  5. 侏儒饱欲死:小人的贪婪与欲望。
  6. 灵均自长饥:有才之人却遭遇困境。
  7. 尘言污人耳:世俗言论的污染。
  8. 夜来洗涟漪:夜晚的宁静带来内心的清净。
  9. 更欲清鼻观:渴望自然的清新。
  10. 引手时一披:随手一动,感受自然。
  11. 知我其惟天:强调与自然的关系。
  12. 不须对愚溪:对世俗无所顾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老瓦烧柏子”象征着简单而质朴的生活。
  • 对仗:如“侏儒饱欲死,灵均自长饥”,对比强烈,突显主题。
  • 拟人:通过“洗涟漪”描绘心灵的清洗,赋予自然以人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世俗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瓦炉:象征着生活的简朴与宁静。
  • 游丝:代表着思绪的轻盈与飘渺。
  • 侏儒:象征心胸狭隘的小人,批判世俗的贪婪。
  • 灵均:象征有才华的人,反映社会的不公。
  • 涟漪:象征内心的波动与清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六籍”指的是哪六部经典?

    • A.《道德经》《论语》《诗经》《书经》《易经》《春秋》
    • B.《易经》《诗经》《礼记》《春秋》《论语》《大学》
    • C.《红楼梦》《西游记》《论语》《道德经》《诗经》《史记》
    • D.《国风》《楚辞》《史记》《论语》《孟子》《大学》
  2. 诗中提到的“侏儒”主要象征什么?

    • A. 有才华的人
    • B. 心胸狭隘的小人
    • C. 贪婪的人
    • D. 贫穷的人
  3. 诗的最后一句“知我其惟天”表达的意思是?

    • A. 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 B. 诗人对世俗的无所谓
    • C. 诗人对人情的执着
    • D. 诗人对友谊的重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在陶渊明的《饮酒》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诗人通过简单的生活展示了内心的宁静。而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诗人则通过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哲思。这些作品都与《瓦炉》在主题和情感上有着相似之处,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田三端公还鄂州 春晚奉陪相公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其一 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 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 夏日别卢太卿 中秋夜听歌联句 见郭侍郎题壁 秋日经潼关感寓 饯裴行军赴朝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铜石 耳咽管 家财万贯 有其父必有其子 見字旁的字 包含赖的成语 理屈事穷 弓字旁的字 虚张 鸟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釒字旁的字 端本清源 包含揎的成语 云起水涌 包含吃的词语有哪些 成败得失 恖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