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4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40:35
西山一首
作者: 冯时行 〔宋代〕
有客徵清赏,
携筇上翠微。
雨差肥水面,
春恰染山衣。
破绿苔迎屐,
藏寒竹拥扉。
云融开别浦,
天净见孤飞。
语响留舟壑,
杯光艳落晖。
有位客人请求品鉴美景,
携带竹杖向高处而去。
细雨洒落在肥水面上,
春天正好为山峦披上新衣。
破碎的青苔迎接着鞋底,
寒冷的竹子环绕着门扉。
云雾散开,展现出别致的水边,
天色晴朗,可以看到孤独的飞鸟。
谈笑声回荡在船壑之间,
酒杯的光芒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此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春天的赞美,符合宋代文人追求自然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冯时行,字子升,号逸轩,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正值雨季,诗人登山游览,感受春天的气息,借景抒情,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的热爱。
《西山一首》展现了冯时行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通过描绘春雨、青苔、寒竹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开篇即以“有客徵清赏”引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情境,带有一种亲切感。接着,诗人用“雨差肥水面”描绘了雨水洒落的画面,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春天的“染山衣”则是对大自然复苏的赞美,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希望。
“破绿苔迎屐”一句,生动描绘了行人踏上青苔时的细腻感觉,传达出一种融入自然的舒适感。而“藏寒竹拥扉”则让人感受到一丝清冷的气息,竹子的存在让空间显得更为幽静。后半部分中,诗人通过“云融开别浦”表现了云雾散去后,清晰的水边景象,意境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几句“语响留舟壑,杯光艳落晖”不仅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也让人感受到诗人陶醉于美景与友人相会的欢乐,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境界,令人向往。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感,也有个人情感的升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春天美景的愉悦心情,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有客徵清赏”意为什么?
“携筇上翠微”中“筇”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云融开别浦”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西山一首》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冯时行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融洽。
这是一份完整的诗词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西山一首》的艺术魅力与深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