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5:16
天语呼名士,人言胜达官。
已成千载遇,不救一生寒。
忽忽蛇年遇,悠悠蝶梦阑。
此中无挂碍,应作去来观。
天意在召唤有才之士,人们说他比达官更胜一筹。
如今已是千载的机遇,却无法拯救我一生的寒苦。
恍惚间在蛇年相遇,悠然间在蝶梦中徘徊。
在这其中没有任何羁绊,应该随意去看待来去的事物。
作者介绍:王友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主要以诗词创作见长。他的作品多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常融合哲理与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悼念蒋苕生前辈之际,表达了对其才华与人生经历的追思,反映出作者对于士人理想与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体现了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开头两句以“天语呼名士,人言胜达官”引入,表达出对有才之士的期待与赞美,但随即转向现实的无奈:“已成千载遇,不救一生寒。”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传达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悲哀。蛇年与蝶梦的意象则引导读者思考时间与梦境的交织,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结尾的“此中无挂碍,应作去来观”,则是一种释然与超脱,提示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有的态度,体现了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士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描绘,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超脱,强调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天语”指的是什么?
“已成千载遇”中的“千载”指什么?
诗中“此中无挂碍”体现了什么样的态度?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