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7:26
展采齐明拱面南,浓云深入夜更严。
风和不放琼英落,日暖高随玉漏暹。
照地神光临午陛,鸣皋仙羽下重檐。
五门回仗如天上,看举鸡竿雨露沾。
这首诗描绘了南郊祭天的场景。明亮的彩旗在南方迎风招展,浓厚的云层让夜晚显得更加严肃。微风轻拂,不让玉石般的花瓣纷纷落下,阳光温暖而高照,仿佛时间在悄然流逝。神灵的光辉照耀着祭坛,仙女的羽衣在屋檐下轻轻飘落。五扇门口的仪仗如同天上的仙境,举起的鸡竿沾满了雨露。
作者介绍:蔡京(1047年-1126年),字君谦,号秋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诗人。他以擅长诗词而闻名,尤其是在宫廷中担任要职,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大事和个人理想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仁宗时期,正值南郊祭天的典礼,表达了对天神的敬仰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这种祭天仪式在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南郊祭天的盛大场面与神圣氛围。首句“展采齐明拱面南”,从视觉上引导读者进入祭天的场景,彩旗迎风招展,明亮而整齐,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接下来的“浓云深入夜更严”则通过对气候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肃穆的氛围,仿佛连天也在为这场盛典而感到庄重。
“风和不放琼英落”,“日暖高随玉漏暹”两句则将微风与阳光结合,展现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状态。微风轻拂,不让花瓣落下,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而温暖的阳光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最后两句“照地神光临午陛,鸣皋仙羽下重檐”,则通过神灵的光辉与仙女的羽衣,进一步深化了祭天的神圣感,表现出人们对神明的崇敬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意象丰富,展现了蔡京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对祭天文化的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天神的敬仰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与神明的崇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琼英”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瓣
B. 宝石
C. 仙女
“五门回仗如天上”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A. 庄重的仪式
B. 普通的场景
C. 乡村的宁静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对神明的敬仰与祝愿
C. 自然景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蔡京的这首诗更加强调祭天的庄重与神圣,而杜甫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国家的命运。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国家与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