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0:42
水龙吟·何须银烛红妆
作者:刘辰翁 〔宋代〕
何须银烛红妆,菜花总是曾留处。
流觞事远,绕梁歌断,题红人去。
绕蝶东墙,啼莺修竹,疏蝉高树。
叹一春风雨,归来抱膝,怀往昔自凄楚。
遥望东门柳下,梦参差欲归幽路。
断红芳草,连空积水,凭高坠雾。
水洗铜驼,天清华表,升平重遇。
但相如老去,江淹才尽,有何人赋。
何必需要银烛和红妆呢?那金黄的菜花才是我曾经留恋的地方。
流觞的事情已经很遥远,绕梁的歌声也已断绝,题红的女子早已离去。
蝴蝶绕着东墙飞舞,黄莺在修竹间啼鸣,稀疏的蝉声在高高的树上响起。
感叹一场春风雨,归来时抱膝而坐,怀念往昔的日子,心中自感凄楚。
遥望东门柳下,梦中参差欲归的幽静小路。
断红的芳草,连绵的积水,凭高处俯瞰,雾气缭绕。
水洗的铜驼,天清气朗的华表,升平的时光再度相遇。
但像相如那样渐渐老去,江淹的才情也已耗尽,还有谁来赋诗呢?
刘辰翁,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曾任官职,擅长词作,风格清新,情感细腻。
此词作于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人生思考之时,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伤。
《水龙吟·何须银烛红妆》是一首充满岁月感的词作,作者通过对往昔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开篇即提出“何须银烛红妆”,暗示追求奢华生活的无谓,反而是那曾经的菜花令他留恋,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绕蝶东墙”、“啼莺修竹”、“疏蝉高树”,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叹息“春风雨”,则更是将感伤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最后,诗人用“相如老去,江淹才尽”总结了一生的感慨,似乎在说才华与青春总会流逝,留下的只是一片空灵的回忆。整首词情感深沉,意象交织,既有对往昔的追思,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整首词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银烛红妆”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奢华
C. 哀伤
D. 自然
诗人对往昔的情感是:
A. 高兴
B. 怀念与凄楚
C. 忘记
D. 轻松
“叹一春风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愤怒
C. 愁苦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