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龙吟·何须银烛红妆》

时间: 2025-05-04 06:00:42

诗句

何须银烛红妆,菜花总是曾留处。

流觞事远,绕梁歌断,题红人去。

绕蝶东墙,啼莺修竹,疏蝉高树。

叹一春风雨,归来抱膝,怀往昔、自凄楚。

遥望东门柳下,梦参差、欲归幽路。

断红芳草,连空积水,凭高坠雾。

水洗铜驼,天清华表,升平重遇。

但相如老去,江淹才尽,有何人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0:42

原文展示:

水龙吟·何须银烛红妆
作者:刘辰翁 〔宋代〕

何须银烛红妆,菜花总是曾留处。
流觞事远,绕梁歌断,题红人去。
绕蝶东墙,啼莺修竹,疏蝉高树。
叹一春风雨,归来抱膝,怀往昔自凄楚。
遥望东门柳下,梦参差欲归幽路。
断红芳草,连空积水,凭高坠雾。
水洗铜驼,天清华表,升平重遇。
但相如老去,江淹才尽,有何人赋。

白话文翻译:

何必需要银烛和红妆呢?那金黄的菜花才是我曾经留恋的地方。
流觞的事情已经很遥远,绕梁的歌声也已断绝,题红的女子早已离去。
蝴蝶绕着东墙飞舞,黄莺在修竹间啼鸣,稀疏的蝉声在高高的树上响起。
感叹一场春风雨,归来时抱膝而坐,怀念往昔的日子,心中自感凄楚。
遥望东门柳下,梦中参差欲归的幽静小路。
断红的芳草,连绵的积水,凭高处俯瞰,雾气缭绕。
水洗的铜驼,天清气朗的华表,升平的时光再度相遇。
但像相如那样渐渐老去,江淹的才情也已耗尽,还有谁来赋诗呢?

注释:

  • 银烛:指华丽的蜡烛,象征着奢华的生活。
  • 红妆:指美丽的装扮,常用于形容女子的妆容。
  • 流觞:出自《诗经》,指饮酒作乐的场合。
  • 绕梁:形容音乐的余音绕耳,意境悠远。
  • 抱膝:形容孤独和沉思的姿态。

典故解析:

  • 相如:指司马相如,才子,著有《子虚赋》、《上林赋》。他的才华与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 江淹:指江淹,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赋而著称,代表作品有《别赋》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曾任官职,擅长词作,风格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人生思考之时,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伤。

诗歌鉴赏:

《水龙吟·何须银烛红妆》是一首充满岁月感的词作,作者通过对往昔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开篇即提出“何须银烛红妆”,暗示追求奢华生活的无谓,反而是那曾经的菜花令他留恋,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绕蝶东墙”、“啼莺修竹”、“疏蝉高树”,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叹息“春风雨”,则更是将感伤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最后,诗人用“相如老去,江淹才尽”总结了一生的感慨,似乎在说才华与青春总会流逝,留下的只是一片空灵的回忆。整首词情感深沉,意象交织,既有对往昔的追思,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须银烛红妆:不需要华丽的装饰。
  2. 菜花总是曾留处:那金黄的菜花才是我最留恋的地方。
  3. 流觞事远:饮酒作乐的事情已经很遥远。
  4. 绕梁歌断:美好的歌声已然断绝。
  5. 题红人去:那位红妆女子早已离去。
  6. 绕蝶东墙:蝴蝶在东墙间飞舞。
  7. 啼莺修竹:黄莺在修竹中啼鸣。
  8. 疏蝉高树:稀疏的蝉声在高树上响起。
  9. 叹一春风雨:感叹春天的风雨。
  10. 归来抱膝:归来后独自抱膝沉思。
  11. 怀往昔自凄楚:对往昔的怀念让人感到悲惨。
  12. 遥望东门柳下:远望东门的柳树。
  13. 梦参差欲归幽路:梦中渴望归去那幽静的小路。
  14. 断红芳草:断绝的红色芳草。
  15. 连空积水:连绵的积水。
  16. 凭高坠雾:在高处俯瞰,雾气弥漫。
  17. 水洗铜驼:水洗亮的铜驼。
  18. 天清华表:天色清朗的华表。
  19. 升平重遇:升平的时光再度相遇。
  20. 但相如老去:但像相如那样渐渐老去。
  21. 江淹才尽:江淹的才华也渐渐耗尽。
  22. 有何人赋:还有谁能再赋诗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洗铜驼”,用水洗净的铜驼比喻清明的时光。
  • 对仗:如“啼莺修竹,疏蝉高树”,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如“绕梁歌断”,给声音以生命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烛红妆:象征奢华和繁华的生活。
  • 菜花:代表自然质朴的美好。
  • 春风雨:象征时光的变迁与心情的起伏。
  • 东门柳:象征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银烛红妆”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奢华
    C. 哀伤
    D. 自然

  2. 诗人对往昔的情感是: A. 高兴
    B. 怀念与凄楚
    C. 忘记
    D. 轻松

  3. “叹一春风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愤怒
    C. 愁苦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情感更为豪情壮志。
  • 《如梦令》: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意象更为婉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踏莎行 其一 龙潭道中 踏莎行 中秋寄楚乡 踏莎行 其六 踏莎行 和凝云春思,翻教阿母疑余似破瓜年,亦何须疑,直当信耳,作问疑词戏示琼草 踏莎行 踏莎行 用韵 踏莎行·辽萧后洗妆楼 踏莎行 其二 踏莎行 其四 冬 踏莎行·元顺帝玉宸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字旁的字 意致纵横 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铜奖 首言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艸字旁的字 郗鉴爱 谢兰燕桂 辵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五运六气 感结尾的成语 眼花耳热 私慝 年湮世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