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黔国后园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9:45:43

诗句

何处风烟消客愁,将军台榭枕山丘。

一年又过重阳日,两鬓空愁万里秋。

水国阴多寒已至,炎方霜后瘴初收。

凭高欲送登临眼,更上池边百尺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43

原文展示

何处风烟消客愁,将军台榭枕山丘。一年又过重阳日,两鬓空愁万里秋。水国阴多寒已至,炎方霜后瘴初收。凭高欲送登临眼,更上池边百尺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何处才能消除心中的忧愁?将军的台榭依偎在山丘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我的两鬓已然白了,满心愁苦,仿佛已走过万里秋天。水乡的阴雨多,寒气已经来临,炎热的天气过后,瘴气也刚刚消散。站在高处,想将登高的眼光远送,更想再登那池边的百尺楼。

注释

  • 风烟:指的是自然景象,通常暗指愁苦的情感。
  • 将军台榭:指的是将军的观景台和楼阁。
  • 重阳日:农历九月九日,传统的重阳节,象征着长寿和登高。
  • 两鬓空愁:形容白发渐生,忧愁满怀。
  • 水国:指水乡,阴雨多。
  • :指瘴气,常见于潮湿的地方。
  • 百尺楼:高楼,寓意高处的视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风光和个人感受为主题,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九日黔国后园二首》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重阳节的感慨。此时,正值重阳节,诗人身处他乡,感受到浓厚的思乡之情,诗中融入了对时节变化的观察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开头的“何处风烟消客愁”直入主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渴望。将军台榭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反思。接下来的“两鬓空愁万里秋”则通过对自身白发的描写,深刻反映出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深邃而动人。

诗中“水国阴多寒已至,炎方霜后瘴初收”一句,通过对气候变化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时节的敏感与思考,暗示了人生中的种种变迁与无常。最后的“更上池边百尺楼”不仅是一种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也表现出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风烟消客愁:诗人切入正题,表达对心中忧愁的困惑与渴望。
  • 将军台榭枕山丘: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 一年又过重阳日:提醒读者时间的流逝,承载着诗人的感慨。
  • 两鬓空愁万里秋:通过白发的意象传达出无尽的思愁。
  • 水国阴多寒已至: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暗示生命的无常。
  • 炎方霜后瘴初收:进一步强调时节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
  • 凭高欲送登临眼:表达诗人渴望更高远的追求与眼界。
  • 更上池边百尺楼: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不屈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风烟”比喻内心的愁苦。
  • 对仗:如“水国阴多寒已至,炎方霜后瘴初收”展现了对称美。
  • 意象:将季节、自然与情感结合,展现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借景抒情,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烟:象征内心的愁苦与忧伤。
  • 将军台榭:代表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重阳日:象征长寿与团聚。
  • 白发: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寒霜:代表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节日? A. 春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2. 诗中“水国阴多寒已至”意味着什么? A. 春暖花开
    B. 夏日炎炎
    C. 寒冷的秋冬

  3. “两鬓空愁万里秋”中的“空愁”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心情
    B. 忧愁的心情
    C. 迷茫的心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描写重阳节,表现对人生的感慨。
  • 李白《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重阳节的情感。

诗词对比

  • 何景明《九日黔国后园二首》杜甫《登高》:两首诗都在重阳节期间表达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但何景明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与历史的重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 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 过岭寄子由三首?此诗第三首为子由作? 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五郡 题毛女真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荻蒲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沉开头的成语 摇头晃脑 车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狐疑不定 木强则折 大事铺张 鱼室 奔播四出 碎开头的成语 行远自迩 营植 巾字旁的字 包含焉的成语 以人废言 文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