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时间: 2025-05-04 00:33:39

诗句

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

岂惟山中人,兼负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

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

好依盘石饭,屡对瀑泉渴。

理齐小狎隐,道胜宁外物。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发。

荆扉但洒扫,乘闲当过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3:39

原文展示:

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
岂惟山中人,兼负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
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
好依盘石饭,屡对瀑泉渴。
理齐小狎隐,道胜宁外物。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发。
荆扉但洒扫,乘闲当过歇。

白话文翻译:

我登上山顶,远离了名师偶然遇见的哲人。
这山中人岂止是我一人,还有那松树上的明月。
往昔我们曾一同游玩,身心融入云霞之中。
我打开窗户,面朝颍水,卧看飞鸟消失在天边。
我喜欢靠在盘石上用餐,常常对着瀑布解渴。
理想与隐居的生活比外界的繁华更胜一筹。
我的弟弟官职高升,而我这个宗兄已剃发为僧。
荆门前只需洒扫,闲暇时就可以在这里歇息。

注释:

  • :一种植物,通常用以指代山中的野草。
  • 天朝:指天上的朝廷,寓意高远。
  • 宿昔:指的是以前的日子。
  • 颍阳:指颍水,可能指的是某处的河流。
  • 盘石:指平坦的大石头,用来形容休息的场所。
  • 小狎隐:小隐,形容隐居的生活。
  • 舍弟:指的是自己的弟弟。
  • 宗兄:指的是宗族中的兄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而著称,尤其擅长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形成了“王维风格”。

创作背景: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是王维在山中隐居时写的,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亲友的思念。此诗也反映了王维在唐代社会动荡背景下追求宁静生活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传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开篇以“解薜登天朝”点明了诗人已经远离了世俗的纷扰,选择隐居在山中。这里的“天朝”不仅是指高远的天空,也是指理想中的境界。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与友同行的愉悦与心灵的契合。“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共享的宁静时光。诗中运用了大量自然意象,如“飞鸟”、“松上月”等,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生活的细节:“好依盘石饭,屡对瀑泉渴”,展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享受。相较于外界的喧嚣,隐居的生活更显得宁静而美好。

诗的最后,提到弟弟的官职高升,而他自己选择了削发为僧,这一对比不仅彰显了诗人对世俗成就的淡泊,也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人能感受到一种超然与清雅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解薜登天朝:解开野草,登上山顶,暗示离开世俗。
  2. 去师偶时哲:远离了名师,偶然邂逅哲人,表现了追求自由。
  3. 岂惟山中人,兼负松上月:不仅是山中的人,还有松树上的月亮,强调自然的和谐。
  4.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回忆过去的游玩,身心融入云霞,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5. 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打开窗户,面朝水流,看飞鸟消失,表现出悠闲自得的生活。
  6. 好依盘石饭,屡对瀑泉渴:喜欢在石头上用餐,时常对着瀑布解渴,强调自然的馈赠。
  7. 理齐小狎隐,道胜宁外物:理想与隐居的生活胜过外界的繁华,表达隐居的价值。
  8.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发:弟弟官职高升,而自己选择削发为僧,表现出对物欲的超脱。
  9. 荆扉但洒扫,乘闲当过歇:荆门前只需打扫,闲暇时可以歇息,体现隐居生活的简单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云霞,表达了理想与超脱。
  • 拟人:飞鸟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盘石饭”与“瀑泉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追求,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净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的野生与自由。
  • :代表着坚韧与长寿,也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云霞: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理想的境界。
  • 飞鸟:代表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瀑泉:象征着清新、纯净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维的字是什么?

    • A. 子安
    • B. 摩诘
    • C. 诗人
  2. 诗中提到“宿昔同游止”是指什么?

    • A. 兄弟一起长大
    • B. 过去的游玩时光
    • C. 学习诗歌
  3. 诗人选择削发为僧是为了?

    • A. 追求名利
    • B. 超脱世俗
    • C.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李白的隐居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静夜思》:李白的思乡之作,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 vs. 李白:王维的《留别山中温古上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对比。王维更注重自然和隐逸,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这反映出两位诗人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 《王维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开元天宝遗事 小峨眉 林屋洞 减字木兰花 李次山自画两图,其一泛舟湖山之下,小女奴 题请息斋六言十首 其二 新荔枝四绝 臙脂井 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 拄笏亭晚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阳古道 砥砺风节 少气无力 飘然远翥 斗鹅 内荣 河洲 单耳刀的字 布袋和尚 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教身传 豸字旁的字 包含蛆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遣词立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