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1:11
邯郸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见一妇人。
自言乡里本燕赵,少小随家西入秦。
母兄怜爱无俦侣,五岁名为阿娇女。
七岁丰茸好颜色,八岁黠惠能言语。
十三兄弟教诗书,十五青楼学歌舞。
我家青楼临道傍,纱窗绮幔暗闻香。
日暮笙歌君驻马,春日妆梳妾断肠。
不用城南使君婿,本求三十侍中郎。
何知汉帝好容色,玉辇携登归建章。
建章宫殿不知数,万户千门深且长。
百堵涂椒接青琐,九华阁道连洞房。
水晶帘箔云母扇,琉璃窗牖玳瑁床。
岁岁年年奉欢宴,娇贵荣华谁不羡。
恩情莫比陈皇后,宠爱全胜赵飞燕。
瑶房侍寝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见。
谁言一朝复一日,君王弃世市朝变。
宫车出葬茂陵田,贱妾独留长信殿。
一朝太子升至尊,宫中人事如掌翻。
同时侍女见谗毁,后来新人莫敢言。
兄弟印绶皆被夺,昔年赏赐不复存。
一旦放归旧乡里,乘车垂泪还入门。
父母愍我曾富贵,嫁与西舍金王孙。
念此翻覆复何道,百年盛衰谁能保。
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
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万事由上天。
非我今日独如此,古今歇薄皆共然。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1:11
邯郸陌上三月春,
暮行逢见一妇人。
自言乡里本燕赵,
少小随家西入秦。
母兄怜爱无俦侣,
五岁名为阿娇女。
七岁丰茸好颜色,
八岁黠惠能言语。
十三兄弟教诗书,
十五青楼学歌舞。
我家青楼临道傍,
纱窗绮幔暗闻香。
日暮笙歌君驻马,
春日妆梳妾断肠。
不用城南使君婿,
本求三十侍中郎。
何知汉帝好容色,
玉辇携登归建章。
建章宫殿不知数,
万户千门深且长。
百堵涂椒接青琐,
九华阁道连洞房。
水晶帘箔云母扇,
琉璃窗牖玳瑁床。
岁岁年年奉欢宴,
娇贵荣华谁不羡。
恩情莫比陈皇后,
宠爱全胜赵飞燕。
瑶房侍寝世莫知,
金屋更衣人不见。
谁言一朝复一日,
君王弃世市朝变。
宫车出葬茂陵田,
贱妾独留长信殿。
一朝太子升至尊,
宫中人事如掌翻。
同时侍女见谗毁,
后来新人莫敢言。
兄弟印绶皆被夺,
昔年赏赐不复存。
一旦放归旧乡里,
乘车垂泪还入门。
父母愍我曾富贵,
嫁与西舍金王孙。
念此翻覆复何道,
百年盛衰谁能保。
忆昨尚如春日花,
悲今已作秋时草。
少年去去莫停鞭,
人生万事由上天。
非我今日独如此,
古今歇薄皆共然。
在邯郸的陌上,三月的春天,
黄昏时分遇见一位妇人。
她自言自语道:“我家乡在燕赵,
年轻时随家人西去秦国。
母亲和兄长对我疼爱有加,
五岁时便被称为阿娇女。
七岁时身姿娉婷,容貌美丽,
八岁时聪慧伶俐,能言善辩。
十三岁时兄弟教我读诗书,
十五岁时在青楼学唱歌跳舞。
我家的青楼临近大道,
纱窗绮幔间隐隐传来香气。
日暮时分,笙歌声起,君王驻马而停,
春日里我妆容打理,却是心碎肠断。
我并不愿嫁给城南的使君,
只希望能得一位三十的侍中郎。
哪知道汉帝喜爱美色,
玉辇载我归入建章宫。
建章宫殿不知有多少,
万户千门深邃而漫长。
百堵涂椒接青琐,
九华阁道通往洞房。
水晶帘箔与云母扇,
琉璃窗板与玳瑁床。
年复一年地奉承欢宴,
谁不羡慕娇贵荣华?
我的恩宠无法与陈皇后相比,
宠爱超过了赵飞燕。
瑶房侍寝之事世人皆不知,
金屋更衣却无人见。
谁能说朝朝暮暮不变,
君王的弃世市朝也会变。
宫车出葬茂陵的田地,
贱妾却独自留在长信殿。
一朝太子登上至尊之位,
宫中人事如同翻掌。
同时侍女见谗毁谤,
后来新人都不敢言语。
兄弟的印绶都被夺走,
昔日的赏赐再也不存在。
一旦被放归故乡,
乘车泪流满面回到家门。
父母怜惜我曾经富贵,
嫁给了西舍的金王孙。
思念这翻覆又何必言,
百年盛衰谁能保全?
记得往昔如春日的花,
如今却已变作秋时的草。
年轻人啊,快去吧,别停下鞭,
人生的万事全由上天安排。
我今日的遭遇并非独特,
古今之间都是如此的悲凉。
崔颢,字颢白,号白云生,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和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涉及山水、边塞、咏怀等多个主题。
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权力斗争的残酷,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中的妇人诉说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往日荣华的怀念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人性中的脆弱与无奈。
《邯郸宫人怨》通过一位妇人的自述,描绘了她从贫寒到富贵,再到失宠的曲折人生。诗中不仅展现了华丽的宫廷生活,更深刻揭示了权力与美色的易逝。开篇以“邯郸陌上三月春”引入,营造出春天的美好氛围,然而随着妇人的回忆,情感逐渐沉重。她的成长历程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到逐渐被卷入复杂的宫廷生活,呈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诗中描写的宫廷生活,华丽而又冷酷,特别是最后几句,展现了权力更迭下的无情与人情冷暖,令人唏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种从高处跌落的失落与忧伤,尤其是“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的对比,更加深了这种感慨。整首诗不仅是一首怨诗,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哲思,揭示了古今共通的人性悲剧。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权力的无常与个人命运的变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对命运安排的无奈。诗人通过妇人的经历,警示人们珍惜眼前,感慨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诗中提到的“阿娇”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建章宫”象征什么?
诗中“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