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7:40
山入花州翠作层,何年凿此玉崚嶒。
瀑从峭壁飞将落,雪沍苍崖危欲崩。
寺老尚堪支古佛,地灵不肯着凡僧。
定应嫌客留名姓,云逼人寒一砚冰。
山峦深入花州,青翠层层叠叠,
不知何年开凿出这座玉石嶙峋的山峰。
瀑布从陡峭的悬崖飞流而下,
如雪融水般涌动,苍山危崖似乎要崩溃。
寺庙虽古老,依然能供奉古佛,
而这片土地的灵气却不愿让凡人僧侣驻足。
恐怕是嫌弃客人留名姓氏,
云层逼近,寒气袭人,冰冷如砚台。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山水诗闻名,常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风格清新典雅。
《三岩》创作于方岳游历山水之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人世喧嚣的反思,显示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和对灵性追求的思考。
《三岩》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奇特与险峻。首句“山入花州翠作层”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的青翠层叠,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接着“何年凿此玉崚嶒”不仅引出山峰的壮丽,同时也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改造。诗中“瀑从峭壁飞将落”描绘出瀑布的壮观,声势浩大,仿佛要将苍穹的雪融化。
而“寺老尚堪支古佛”则转向人文关怀,表现了古老寺庙的宁静与庄重,暗示出一种时间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诗人通过“地灵不肯着凡僧”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显示出对灵性和真理的渴望。同时,最后两句“定应嫌客留名姓,云逼人寒一砚冰”则通过云的寒冷来传达一种孤独感,仿佛在提醒人们应当放下名利,寻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体现了方岳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世喧嚣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花州”意指什么?
A. 一种花卉
B. 美丽的地方
C. 一位诗人
“地灵不肯着凡僧”中“地灵”指代什么?
A. 土地的神灵
B. 地球的灵气
C. 普通的僧人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名利
B. 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C. 描绘城市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