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月朔日食阴雨不见》

时间: 2025-04-25 22:13:48

诗句

飞飞细雨湿花朝,不省阳乌影动摇。

晚色漏晴山又紫,始知阴沴已潜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3:48

原文展示:

飞飞细雨湿花朝,不省阳乌影动摇。晚色漏晴山又紫,始知阴沴已潜消。

白话文翻译:

细雨纷飞,湿润了花朵的早晨,竟然没有注意到阳光和乌云影子的变化。傍晚时分,天空渐渐放晴,山色又显得紫色,才明白阴云和霭雾已经悄然散去。

注释:

  • 飞飞:形容雨势轻盈细微。
  • 细雨:指小雨或轻雨。
  • 湿花朝:花朵在早晨被细雨浸湿。
  • 阳乌影动摇:阳光和乌云的影子在变动。
  • 晚色漏晴:傍晚的天空透出晴朗的颜色。
  • 山又紫:山色在阳光照射下变得紫色。
  • 阴沴:指阴云和霭雾。
  • 潜消:悄然消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景升,号桐隐,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二月,正值春季,细雨常常滋润大地,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对天气变化和自然美景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春天细雨中的自然景象,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开头两句“飞飞细雨湿花朝”,描绘了清晨细雨中花朵的生机,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下来的“阳乌影动摇”,则暗示了天气的变化,细雨中不知不觉的阳光与乌云交替,似乎在表现时间的流逝和天气的无常。

“晚色漏晴山又紫”一句,表现了傍晚时分,细雨过后天空的放晴,山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迷人,给人以希望和美的感受。最后一句“始知阴沴已潜消”,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表达了在经历了细雨的洗礼后,阴霾悄然消逝,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飞细雨湿花朝:细雨轻飞,湿润了花朵的早晨,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2. 不省阳乌影动摇:在细雨中不觉间阳光和乌云的影子在变化,反映出自然的变化无常。
  3. 晚色漏晴山又紫:傍晚的色彩透出晴朗,山的颜色变得紫色,展现了傍晚的美丽景象。
  4. 始知阴沴已潜消:这时才意识到阴云和雾霭已经悄然散去,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比作飞飞,形象生动。
  • 拟人:“影动摇”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复苏,传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着春天的温柔和生机。
  • :代表着生命和美好。
  • :象征着稳重和永恒,反映自然的壮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A. 晴天
    B. 雨天
    C. 多云
    D. 雪天

  2. “晚色漏晴”中的“漏”字可以理解为? A. 渗透
    B. 下降
    C. 透过
    D. 消失

  3.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阴雨天气的抱怨
    B. 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C. 对自然的无知
    D. 对冬天的怀念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社会动荡下的感受。
  • 李白《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将进酒元旦作 其二 将进酒元旦作 其一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 敬贺蔡厚示刘庆云二前辈喜结千禧姻缘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 将进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奇风异俗 连冬 面引廷争 弃约 倚杀 长江天险 退食从容 一了百了 刀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科断 鹵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锦衣行昼 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