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24:09
杨畋赴官并州
梅尧臣 〔宋代〕
尝闻地近胡,寒气盛中都。
车马行临塞,关山见落榆。
吴钩皆尚壮,章甫几为儒。
寄谢西曹掾,能吟秀句无。
我曾听说边地接近胡人,寒气在中都城中愈加浓重。
车马在边塞行驶,远处的关山映衬着落下的榆树。
吴地的刀剑依然刚强有力,章甫的才华却几乎被埋没。
我寄去感谢西曹的官员,问他是否能吟诵出优美的诗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格调高雅,注重写景抒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赴官并州的途中,反映了他对北方边塞环境的感受,以及对身边文友的思念与友谊。诗中描写的寒冷、关山景象,表达了他对异乡生活的感慨。
《杨畋赴官并州》展现了梅尧臣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诗的开头提到“寒气盛中都”,即使身处繁华的汴京,依然感受到北方寒冷的氛围。这种对比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虑,边塞的冷酷与繁华都市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人描绘了“车马行临塞,关山见落榆”的景象,展现出一幅边塞的画面,关山的雄壮与落榆的凋零,仿佛在映射着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诗中提到的“吴钩皆尚壮”则显示了诗人对武力的尊重,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诗人寄托了对西曹掾的感谢与期望,表达了对友人文才的认可和对高雅诗句的追求。这一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无奈与坚持。
逐句解析:
“尝闻地近胡,寒气盛中都。”
“车马行临塞,关山见落榆。”
“吴钩皆尚壮,章甫几为儒。”
“寄谢西曹掾,能吟秀句无。”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边疆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文人命运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思索与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钩”代表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武器
C. 一种文具
“寒气盛中都”中“寒气”主要指什么?
A. 冷风
B. 寒冷的气候
C. 心情的忧郁
诗人对“章甫”持何种态度?
A. 赞美
B. 贬低
C. 不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