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4-30 19:06:43

诗句

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

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降。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6:43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原文展示:

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
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降。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官员在朝廷中的地位与遭遇。
他在中书省任职时,朝廷的事务备受重视。
但是许多官员对此并不感到高兴,而皇帝却认为他是忠诚之人。
在世间,富贵的人本就不多,荣华富贵的恩典也常常随之消逝。
如果不是因为哀乐的笳鼓声,眼前的孤寂就只能任由秋风袭来。

注释:

  • 中书:指中书省,古代中国负责起草诏令的机构。
  • :尊重、重视。
  • 王官:指王公或官员,可能为对当权者的代称。
  • 恩荣:恩宠和荣华。
  • 笳鼓:古代乐器,用于哀悼场合的乐器。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笳鼓”,常用于丧葬活动,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悼,反映出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律诗,尤其以五言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是在朋友或同僚去世后,梅尧臣怀着悲痛之情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通过简练的文字,深刻地表达了对一位官员的哀悼之情。诗中描写了这位官员在朝廷的地位与遭遇,展示了他在位时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处境。梅尧臣用“王官多不喜”一句,揭示了当时官场的复杂与人情冷暖,尽管他忠诚于皇帝,但在权臣的眼中却并不被欣赏。同时,诗中提到的“富贵人间少”,也反映了诗人对世情的深刻认识,富贵如同昙花一现,最终都将归于平淡。结尾的“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更是将哀伤推向高潮,笳鼓声的哀婉与秋风的萧瑟交织,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逝者的无限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述官员在朝廷的地位与责任,强调其事务的重要性。
    • 第二联:表达与他共事的官员心存不满,揭示其忠诚未必能获得广泛的认可。
    • 第三联:指出世间富贵的稀缺与荣华的易逝,强调人生的短暂。
    • 第四联:通过“笳鼓”与“秋风”的对比,传达了深切的哀痛与孤寂。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笳鼓”和“秋风”的意象,增强了哀悼的氛围,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 主题思想:全诗主要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忠诚与善待的反思。

意象分析:

  • “笳鼓”:象征哀悼与追忆,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 “秋风”:象征孤独与萧瑟,暗示时光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书”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朝廷职务
    • C. 一种诗歌形式
  2. 诗中“富贵人间少”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富贵是普遍存在的
    • B. 富贵难得,易逝
    • C. 富贵与忠诚无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哀王孙》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哀王孙》相比,梅尧臣的《司徒陈公挽词》同样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但梅的诗更加强调了官场中的孤独与无奈,而杜甫则更注重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悲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唐宋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不浮赴沿江制参二首 送不浮弟归金陵 集菩提坛示定通上人 望茅山 偶山 早朝 望西苑 游小金山 雨后海珠登眺 其二 雨后海珠登眺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殊之妙 鹿字旁的字 慢易生忧 行者让路 齒字旁的字 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垂恩 处之夷然 闹泛 幽弘 无动于衷 包含危的词语有哪些 剗草除根 妙方 爪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