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4:26
游宝林寺
作者: 王易简 〔宋代〕
玄度存遗迹,玄英有旧诗。
城中独高处,雪后最佳时。
拂壁书行纪,逢僧问故祠。
阑干频徙倚,不奈朔风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宝林寺游览的情景。诗中提到,寺庙的遗迹仍然保存着过去的风貌,古老的诗篇留下了文化的痕迹。在城市中,寺庙是一个独特的高地,尤其是在雪后,景色最为美丽。作者轻轻拂去墙壁上的尘埃,想要留下游览的记录,恰巧遇见了一位僧人,询问这座古老祠堂的由来。诗人频频倚靠在栏杆上,感叹北风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旧诗”,可能暗示历史上有名的文人或诗人在此留下的作品,反映了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游览古寺时,诗人的心境往往与历史相通,形成了时空交错的感受。
王易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作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闻名。王易简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色、历史遗迹及人文情怀,反映出浓厚的道家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游宝林寺”创作于一个冬雪后的日子,诗人踏访这座古老的寺庙,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美好。此时的社会环境,士人们常常游览名胜古迹,借以抒发个人情感。
王易简的《游宝林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独特感悟。诗的开头两句通过“遗迹”和“旧诗”引入了历史的氛围,突显古寺的文化价值。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寺庙的环境,强调了雪后景致的美丽,这种景色不仅让人心旷神怡,也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慨。
在与僧人的对话中,诗人对古祠的询问,表现出他对历史的尊重与探索的渴望。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倚靠栏杆,感受北风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的直观体验,也隐含了对人生孤独与无奈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历史和人文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王易简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雪后最佳时”中“最佳”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朔风”指的是哪个方向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