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风其五十二》

时间: 2025-05-05 13:10:07

诗句

青春流惊湍。

朱明骤回薄。

不忍看秋蓬。

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

白露洒葵藿。

美人不我期。

草木日零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0:07

原文展示:

古风其五十二
李白 〔唐代〕
青春流惊湍。
朱明骤回薄。
不忍看秋蓬。
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
白露洒葵藿。
美人不我期。
草木日零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青春的流逝如急流般令人震惊,朝阳的迅速消退让人感到凄凉。不忍心观看秋天的蓬草,随风飘扬的身影到底依靠何方呢?清风将兰花和蕙草都吹灭,白露洒落在葵花和藿香上。美人早已不再等我,而草木也在日渐凋零。

注释:

  • 青春流惊湍:青春像急流一样流逝,令人震惊。
  • 朱明:指朝阳,代表美好和希望。
  • 秋蓬:秋天的蓬草,象征衰败和凋零。
  • 光风:清风,象征自然界的变化。
  • 兰蕙:兰花和蕙草,象征美好和纯洁。
  • 白露:清晨的露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 美人不我期:美人已不再期待我,表明爱情的失落。
  • 草木日零落:草木日渐凋零,象征生命的循环与衰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白中年时期,正值人生的反思与感慨之时,诗中流露出对青春流逝、爱情失落的哀伤,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和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浓厚的感伤基调展现了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开头以“青春流惊湍”引入,瞬间抓住读者的心,描绘了青春如急流般的逝去,令人感到震撼。接着“朱明骤回薄”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朱明”来象征朝阳的美好与希望,而“骤回薄”则暗示着这些美好瞬间的转瞬即逝。诗中对于秋天的蓬草的“不忍看”,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败的无奈与哀伤。

在后半段,“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清风与露水的意象交织,仿佛在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与迅速流逝。最后一两句“美人不我期”与“草木日零落”更是引人深思,表达了对爱情的失落与对生命终将凋零的无奈,情感愈发浓烈而沉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春流惊湍:青春的消逝如流水般迅猛,令人震惊。
  2. 朱明骤回薄:朝阳的迅速消退,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
  3. 不忍看秋蓬:对秋天衰败的蓬草感到难以直视,表现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4. 飘扬竟何托:随风飘扬的事物究竟依靠什么,暗示不确定的未来。
  5. 光风灭兰蕙:清风将美丽的兰花和蕙草吹灭,象征美好的消逝。
  6. 白露洒葵藿:晨露洒落在葵花和藿香上,象征时间的流逝。
  7. 美人不我期:心中的爱人早已不再等待自己,表现爱情的失落。
  8. 草木日零落:草木逐渐凋零,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循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春流惊湍”,将青春比作急流,增加了诗歌的力度。
  • 拟人:如“美人不我期”,赋予情感以人性,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青春、爱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展现了李白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与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春:象征美好与活力,反映生命的年轻与朝气。
  2. 朱明:象征希望与美好,传达对生活的向往。
  3. 秋蓬:象征衰败与无奈,暗示生命的无常。
  4. 兰蕙:代表纯洁与高雅,表达对美的追求。
  5. 白露: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6. 美人:象征爱情与期盼,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春流惊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青春的美好
    • B. 青春的流逝
    • C. 青春的快乐
    • D. 青春的烦恼
  2. “美人不我期”中的“美人”指的是什么?

    • A. 一位女子
    • B. 自然景象
    • C. 诗人的母亲
    • D. 诗人的友人
  3. “草木日零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与伤感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将进酒》——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古风其五十二》更侧重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而《将进酒》则展现了豪放与对饮酒的热烈态度。两者在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使用上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不同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李白诗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六·玉女捣衣石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五 新定感兴五首 京口即事 咏史五首其一·陶唐氏 寄西湖林处士 游乌龙山寺 又和赏梅 送石曼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怡声下气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指腹为婚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三撇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旷别 架子车 网聊 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乞的成语 东来紫气 什物 百喙一词 高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如雷灌耳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包含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足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