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3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33:27
新定感兴五首
作者: 范仲淹
风物皆堪喜,民灵独可哀。稀逢贤太守,多是谪官来。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欣喜与对民众苦难的悲哀。虽然大自然的景色令人欢喜,但人民的命运却让人心痛。贤明的地方官员难得一遇,多数都是被贬谪的官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关注民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范仲淹担任地方官员时,正值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的时代,范仲淹对地方治理与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反映了他的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范仲淹的这首《新定感兴五首》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时代的感受。开头两句“风物皆堪喜,民灵独可哀”,将自然的美与人民的苦痛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大自然的美好令人心旷神怡,但百姓的疾苦却让人感到无奈与悲哀,二者形成强烈的反差,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接下来的“稀逢贤太守,多是谪官来”则进一步揭示了当时政治现状的暗淡。贤明的地方领导人难得一见,而那些被贬谪的官员往往不被重用,这种现象暗示了风气的变坏与官场的腐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政治腐败与社会不公的失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贤能之士的渴望与期待。
整首诗简洁而深刻,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世间苦痛的同情,展现了范仲淹作为一位文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对人民的关心,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体现了范仲淹的忧国忧民之情,揭示了他渴望贤能之士为民所用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贤太守”指的是什么?
诗中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