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洛阳桥三首》

时间: 2025-05-02 20:34:31

诗句

周时宫室汉时城,废址遗基划已平。

乍见桥名惊老眼,南州安得有西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4:31

原文展示:

周时宫室汉时城,废址遗基划已平。乍见桥名惊老眼,南州安得有西京。

白话文翻译:

在周朝时的宫殿和汉朝时的城市遗址上,如今已被平整成平地。乍一看到“洛阳桥”的名字,我不禁惊讶了,南方的州郡怎么会有西京的存在呢?

注释:

  • 周时:指周朝时期。
  • 宫室:指宫殿建筑。
  • 汉时:指汉朝时期。
  • :指城市。
  • 废址:指废弃的地方。
  • 遗基:指遗留下来的基础或遗迹。
  • 划已平:已被平整,意指经过时间的推移,这些地方已经没有原来的形态。
  • 乍见:刚看到。
  • 惊老眼:使我这双老眼大为惊讶。
  • 南州:南方的州郡。
  • 西京:指古代的长安,汉朝的都城。

典故解析:

  • 西京:历史上指长安,是汉朝的都城,代表着繁华与权力的象征。
  • 洛阳:指的是洛阳,作为东周和隋唐的都城,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扬,号秋崖,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风雄浑,重视情感的抒发,擅长描写历史和自然。

创作背景:

《洛阳桥三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时。作者通过描绘历史遗留的桥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

诗歌鉴赏:

《洛阳桥三首》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感叹。开篇即提及周汉两朝的宫殿与城市遗址,展现了历史的厚重。诗人目睹桥名,产生惊奇之情,反映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无奈。洛阳作为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诗人通过古桥这一具体意象,连接了古今,表现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受。尤其是“南州安得有西京”的疑问,既是对地理的探讨,也是对历史的追忆,激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对人事无常的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周时宫室汉时城:提及周、汉两个朝代,凸显历史的悠久。
  2. 废址遗基划已平:说明历史的遗迹已被时间抹去,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
  3. 乍见桥名惊老眼:突显诗人对古名桥的惊奇,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敏感。
  4. 南州安得有西京:通过对比,表达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向往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宫室”与“城”、“废址”与“遗基”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最后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历史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宫室:象征历史的辉煌与权力。
  • 汉时城:代表着文化的积淀与历史的沉重。
  • :作为连接古今的象征,反映历史的延续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京”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洛阳
    • B. 长安
    • C. 南京
  2.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 A.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
    • B. 通过讲述个人经历
    • C. 通过对古桥的描写
  3. “乍见桥名惊老眼”中的“惊老眼”意指什么?

    • A. 让人开心
    • B. 让人感到惊讶
    • C. 让人感到悲伤

答案:

  1. B. 长安
  2. C. 通过对古桥的描写
  3. B. 让人感到惊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两首诗都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但刘克庄的作品更侧重于具体的地理与历史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关注于国家的现状与个人的遭遇。

参考资料:

  • 《宋诗精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陈情上郑主司 题永福寺临淮亭(亭即司马复明府所置) 万年厉员外宅残菊 武宗挽歌词二首 赋得江边柳送陈许郭员外 送造微上人归淮南觐兄 送友人归汉阳 送李廓侍御赴剑南 送于中丞入回鹘 送信州卢员外兼寄薛员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爿字旁的字 室堂 题参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虎狼之穴 氏字旁的字 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意气轩昂 尣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涕滂 轻捷 僥绕 前仰后合 戏彩娱亲 包含渊的成语 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