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时间: 2025-07-27 03:36:10

诗句

闻说朝家念履簪,朵颐安肯学羊斟。

批涂曾举词臣职,芹曝终怀野老心。

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

世间蚓窍更鸣和,未识王孙半岭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36:10

原文展示

闻说朝家念履簪,
朵颐安肯学羊斟。
批涂曾举词臣职,
芹曝终怀野老心。
晓镜鬓须难染摘,
夜檠手口尚披吟。
世间蚓窍更鸣和,
未识王孙半岭音。

白话文翻译

听说朝廷家中念想穿戴的事情,
怎能安心去学羊群饮水的方式?
曾经接触过官职,
但心中依然怀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晨光中镜子映照出白发,
夜晚点灯时手中仍在吟咏。
人间的虫鸣声,
却未曾听到王孙的吟唱。

注释

  • 朝家:指的是朝廷或朝政。
  • 履簪:指的是穿戴的饰物,象征官位与权势。
  • 朵颐:形容吃东西时的神态,文中指代安逸的生活。
  • 批涂:指接触或参与,暗指从事官职。
  • 芹曝:指芹菜晒干,寓意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晓镜:早晨的镜子,照出白发。
  • 夜檠:夜间的灯火,象征着夜晚的吟咏。
  • 蚓窍:形容泥土中的虫子发出的声音,象征自然的声音。
  • 王孙:指代高雅的诗词或人,寓意文化的渊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友仁,号天池,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曾任职于政府,后退隐田园。他的作品以豪放、深沉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在当时,士人普遍面临仕途的困境,刘克庄的诗歌将这种普遍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朝廷生活与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权力与自由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朝家”和“羊斟”,展现了诗人与权力之间的距离感,暗示他对朝廷生活的不满与拒绝。接下来的几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的向往,尽管曾经身处官场,但内心始终渴望返璞归真。

“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白发的出现让他愈发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而夜晚的吟咏则是他对艺术与生活的坚持。最后两句回归自然,提到蚯蚓的鸣叫和未识王孙的音调,表明了他对自然之声的向往以及对高雅文化的陌生,体现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自由的渴望,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闻说朝家念履簪:听闻朝廷上下重视个人的装束和地位。
    2. 朵颐安肯学羊斟:怎能安心去效仿那些无忧无虑的羊群。
    3. 批涂曾举词臣职:曾经参与过朝廷的政务。
    4. 芹曝终怀野老心:内心依旧向往田园的宁静。
    5. 晓镜鬓须难染摘:早晨照镜子时看到白发,难以掩饰岁月的流逝。
    6. 夜檠手口尚披吟:夜晚点灯时,手中仍在吟咏不辍。
    7. 世间蚓窍更鸣和:自然界的虫鸣声更加动听。
    8. 未识王孙半岭音:却未曾听到高雅文化的声音。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朝廷生活与田园生活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内心冲突。
    • 象征: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夜灯象征着精神的追求。
    • 拟人:虫鸣声被赋予了生命,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朝家: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追求。
  • 羊斟:象征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
  • 晓镜:象征自我反省与岁月的流逝。
  • 夜檠:象征夜晚的思索与艺术的追求。
  • 蚓窍:象征自然的声音与生活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朝家”指的是哪个方面?

    • A. 个人生活
    • B. 朝廷政务
    • C. 田园生活
      答案:B. 朝廷政务
  2. “芹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官场
    • B. 自然生活
    • C. 诗歌艺术
      答案:B. 自然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晓镜”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反映政治
    • B. 反映岁月流逝
    • C. 反映友谊
      答案:B. 反映岁月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与刘克庄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的逃避。

  • 王维《鹿柴》: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王维的诗歌同样展现了对山水的赞美,与刘克庄的内心挣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春寄王汉阳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焚书坑 杂诗 忆秦娥·娄山关 长安夜雨 荷花 踏莎行·雪似梅花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寄外征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外长 如见其人 翦纸招魂 重义轻财 匸字旁的字 敬老慈穉 噫乎 眼不识丁 四点底的字 全直 正身清心 菑攘 包含毂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舟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