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纪梦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8 10:31:50

诗句

梦从化人游,虞我以奇巧。

平地疏清渠,中有萍与藻。

游鱼三五头,淫裔何鲜姣。

良无波涛惊,似有云气绕。

临流羡且观,不知床月皎。

记念在恍忽,踌蹰至天晓。

梦中幻已灭,寤言复何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31:50

原文展示:

梦从化人游,虞我以奇巧。
平地疏清渠,中有萍与藻。
游鱼三五头,淫裔何鲜姣。
良无波涛惊,似有云气绕。
临流羡且观,不知床月皎。
记念在恍忽,踌蹰至天晓。
梦中幻已灭,寤言复何道。

白话文翻译:

梦中我与化身的游人一同游玩,他用奇妙的技艺让我感到惊奇。
在平坦的地面上,有一条清澈的渠,渠中漂浮着浮萍和水藻。
游动的鱼有三五条,它们的姿态多么鲜美娇媚。
水面平静,没有波涛的惊扰,似乎有云雾缭绕其间。
我在水边羡慕地观看,不知床上的月光是多么皎洁。
记忆在恍惚之中,踌躇至天亮。
梦中的幻影已然消散,醒来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注释:

  • 化人: 指由梦境所化的游人,象征梦中美妙的体验。
  • 虞我: 以“虞”字表达期待和惊奇。
  • 平地疏清渠: 描述一个宁静的环境,清渠象征着安宁与美好。
  • 淫裔: 形容鱼的娇美,带有对自然生灵的赞美。
  • 临流羡且观: 表达在水边观看的羡慕之情。
  • 恍忽: 形容记忆模糊。
  • 踌蹰: 形容犹豫不决的状态。
  • 寤言: 醒来后说的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慎行,明代诗人,生活在盛世时期,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纪梦二首 其二》成诗于作者一段梦境后的思索,表达了对梦境中美好意象的追忆,以及从梦中醒来后产生的惆怅。

诗歌鉴赏:

《纪梦二首 其二》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描绘的清渠、浮萍、游鱼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气氛,仿佛让读者也置身于这幅画卷中。梦中游人的奇巧技艺,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使得诗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和惆怅。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对梦的消逝和醒来的无奈表达了深刻的感慨。梦中美好的幻影消失后,诗人只能无奈地面对现实,流露出一种对梦境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力感。这种情感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体现了人们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从化人游: 梦中我与虚幻的游人同游,暗示梦境的奇幻。
  2. 虞我以奇巧: 期待与惊奇交织,表现对梦中之美的赞叹。
  3. 平地疏清渠: 描绘梦中清澈的水渠,象征宁静的环境。
  4. 中有萍与藻: 浮萍与水藻增添了梦境的生机。
  5. 游鱼三五头: 游鱼的数量虽少,却显得生动美丽。
  6. 淫裔何鲜姣: 鱼的娇美,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7. 良无波涛惊: 水面平静,营造出祥和的氛围。
  8. 似有云气绕: 朦胧的云气增加了梦境的神秘感。
  9. 临流羡且观: 诗人在水边观看,暗示对自然的向往。
  10. 不知床月皎: 在梦中沉醉,未曾察觉现实的美好。
  11. 记念在恍忽: 记忆模糊,表明梦境的短暂与梦醒后的失落。
  12. 踌蹰至天晓: 犹豫不决,暗示对梦境的留恋。
  13. 梦中幻已灭: 梦醒后,幻影消逝,反映现实的无情。
  14. 寤言复何道: 醒来后该说些什么,表达困惑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梦从化人游”将梦境比作游乐场,增添了幻想色彩。
  • 拟人: “游鱼三五头,淫裔何鲜姣”,赋予鱼以美感,增添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平地疏清渠,中有萍与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梦境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梦醒后对现实的惆怅和无奈,反映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幻想与理想。
  • 清渠: 代表宁静与和谐。
  • 浮萍与水藻: 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游鱼: 代表自由与灵动。
  • 云气: 增添神秘感,象征梦境的虚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游鱼”象征什么? A. 自由与灵动
    B. 重负与束缚
    C. 争斗与厮杀

  2. “梦中幻已灭,寤言复何道”的意思是什么? A. 梦境已经消逝,醒来后很快乐
    B. 梦境消逝后,醒来时感到无奈
    C. 梦中一切都是真实的

  3. 诗中提到的“清渠”象征着? A. 混乱与喧嚣
    B. 宁静与和谐
    C. 忧伤与痛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纪梦二首 其二》都表现了对梦境与现实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加直接而忧伤,而《纪梦二首 其二》则通过梦境中的奇巧与自然美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惆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集》
  • 《古诗词鉴赏》
  • 《梦的哲学与文学》

相关查询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贫病 次韵竹溪 挽李秘监 读秦纪七绝 鹊桥仙·我如龚胜 杂咏五言五首 辛卯春日 挽林韶州 即事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霓裳羽衣 反犬旁的字 游思妄想 包含尪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沽的词语有哪些 纡开头的成语 高职 殳字旁的字 覆餗偾辕 門字旁的字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色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撕肝裂肺 包含赐的词语有哪些 大略 娥辉 济时拯世 深恶痛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