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1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16:42
清平乐
作者: 杨汝燮 〔清代〕
暖回绣户。昨夜寒如许。
粉蝶穿篱忙不住。一霎花开满树。
镜边正挽香鬟。檀奴游倦初还。
听说春山多媚,今朝倩画春山。
暖风吹动绣花的门扇,昨夜的寒冷依旧如此。
粉色的蝴蝶在篱笆间穿梭,忙得不可开交。
一瞬间,花儿竞相开放,满树都是花朵。
镜边正好梳理着香鬟,檀板女儿游玩疲倦刚归。
听说春天的山色特别妩媚,今天来欣赏春山的美丽画卷。
“春山多媚”可以理解为春天的山色非常迷人,这一表述加强了春天自然景色的美好,常用于古诗词中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杨汝燮(1640-1710),清代诗人,工于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开篇用“暖回绣户”引入春天的温暖,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接着描绘了粉蝶穿篱的场景,生动形象,仿佛能听见蝴蝶翩翩起舞的声音,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诗中“镜边正挽香鬟”一句,描绘了女子梳理发髻的情景,显示了生活的细腻与美好。而“檀奴游倦初还”则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表现出年轻人春游归来的惬意。最后一句“听说春山多媚,今朝倩画春山”更是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的情感交融。
整首词气韵生动,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春天的轻松愉悦的生活状态。
诗词测试:
这首诗表现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檀奴游倦初还”中“游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春山”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汝燮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和女性的细腻情感,但前者更注重自然的生机,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