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别甑山》

时间: 2025-07-27 03:41:33

诗句

一身趋侍丹墀,西路翩翩去时。

惆怅青山绿水,何年更是来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41:33

别甑山

作者: 韩翃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身趋侍丹墀,
西路翩翩去时。
惆怅青山绿水,
何年更是来期。

白话文翻译:

我身在朝廷中侍奉皇帝,
从这里向西走去,轻快地踏上旅程。
心中感到惆怅,青山绿水依旧,
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回到这里。

注释:

  • 丹墀:指的是皇宫的红色台阶,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趋侍:意为侍奉、跟随。
  • 翩翩:形容轻快的样子。
  • 惆怅:形容忧伤、失落的情绪。
  • 青山绿水:指自然景色,表达对美好环境的留恋。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青山绿水”常用来形容自然的美好,体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归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韩翃在朝廷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及对未来归期的渴望,表露出一种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别甑山》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朝廷中侍奉的生活,表现出一种职责与角色的束缚。此时的他,虽身处权力中心,却难掩心中的惆怅与对青山绿水的深切怀念。后两句则转向思考未来的归期,诗人不仅在感叹离别的无奈,更是在表达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也有对自然的向往,表现出一种人性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求。诗人在短短的四句中,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身趋侍丹墀”:诗人身为臣子,侍奉皇帝,身心疲惫。
    • “西路翩翩去时”:踏上西行之路,形象地表现出他轻快的步伐,似乎是向往自由。
    • “惆怅青山绿水”:对故乡的青山绿水感到惆怅,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怀念。
    • “何年更是来期”: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不确定,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山绿水”对应“丹墀”,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青山绿水视为有情的存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切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家乡美好自然的怀念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表现了人在权力中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青山绿水: 象征着自由、宁静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生活。
  • 丹墀: 代表权力与责任,体现出诗人的身份和外部环境的压迫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丹墀”指的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皇宫的台阶
    C. 乡村小路
    D. 战场

  2. 诗人对青山绿水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惆怅
    C. 无所谓
    D. 恐惧

  3. 诗人向西行去的感受如何? A. 轻松快乐
    B. 忧伤失落
    C. 高兴兴奋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感;
  • 王之涣的《送别》则更强调离别的情感与友谊的珍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写怀二首·渔竿消日酒 塞上寄家兄 步虚词·青溪道士人 寓怀·关山万里恨 南征叙怀 过天威径 春日招宾 残春遣兴 蜀路感怀 渭川秋望寄右军王特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射利沽名 浩若烟海 行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退恕 包含歆的词语有哪些 聊以解嘲 恩深法弛 楦头 以德报德 洪福齐天 辛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闲言赘语 长笛 包含柱的成语 虎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