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望亭六首》

时间: 2025-05-04 00:09:06

诗句

朝朝暮暮见长河,见了长河只厌他。

却爱画师能画水,不看死浪与生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9:06

过望亭六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朝朝暮暮见长河,见了长河只厌他。
却爱画师能画水,不看死浪与生波。

白话文翻译:

每天早晚都能看到长河,但看到它却感到厌烦。
倒是喜欢画师能够画出水的样子,不去关注死去的浪和活着的波。

注释:

  • 朝朝暮暮:形容时间的持续,指每天早晚。
  • 长河:指长长的河流,这里可能象征人生的流逝或时间的无尽。
  • :厌烦、厌倦。
  • 画师:画画的艺术家。
  • 死浪与生波:死浪指的是已消逝的波浪,生波指的是活跃的波涛。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长河”可以引申为对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的感慨。诗中画师的出现,象征了艺术和创造力对生活的美化与提升。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景象。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艺术的推崇。诗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厌倦与对艺术的欣赏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他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过望亭六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头的“朝朝暮暮见长河”不仅描绘了日常的景象,也暗示了生活的单调与重复。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无时无刻不在流淌,但这也让人感到厌倦。诗人通过“见了长河只厌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现实的疲惫与失望。

然而,诗人并不止步于此,他发现了艺术的力量。在“却爱画师能画水”一句中,画师的能力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缕光亮,画师能够将水的美好呈现出来,超越了现实的局限。这里的“水”不仅仅是自然的水,还可以理解为生活的情感、哲理等。诗人通过欣赏艺术,寻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展示了他对美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的意境在于对比,长河的单调与画师的创造形成鲜明对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对艺术的向往,传达出一种“面对生活的无奈,却又在艺术中找到慰藉”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朝朝暮暮见长河”:日复一日,长河在眼前流淌,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
    • “见了长河只厌他”:对长河的厌烦,表明诗人对生活的单调感到厌倦。
    • “却爱画师能画水”:画师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体现了艺术的魅力。
    • “不看死浪与生波”:画师的画作让人忽略了现实中无聊的波浪,强调了艺术的超越性。
  • 修辞手法

    • 对比:长河与画师的作品形成强烈对比,体现出诗人对现实与艺术的不同态度。
    • 象征:长河象征时间和生活的无常,而画师的画作则象征着美与创造。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艺术的欣赏,反映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长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单调。
  • 画师:象征艺术和创造力,能够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美。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情感的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河”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美
    C. 生命的无常
    D. 以上皆是

  2. 诗人对画师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厌恶
    B. 无所谓
    C. 欣赏
    D. 不理解

答案

  1. D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山中与幽人对酌》、《静夜思》等,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 诗词对比:李白的《将进酒》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尽管风格迥异,但同样展现了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美的渴求。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登裴公亭得无灾可避自登山之句何季皋滕 登楼绝句和者甚多又从而用韵择其可录者录之 郭伯秀约联骑春游不去有诗 望江南 游云溪与郡宴用太守韵即事二首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 谢王使君送旅费 赵敬贤送荔枝 重阳 寄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疆确 反犬旁的字 黄龙痛饮 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骇犀剑 盖不由己 拖涎 啼痕 花言巧语 夙夜匪懈 簇拥 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遽的词语有哪些 挺胸凸肚 禾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