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38
答陈醒庵(二首) ——刘珏
画舫频过柳外庄,
南溪原得近东阳。
风来绝涧水无迹,
月到空山树有光。
愁里得诗如老杜,
醉中挥墨过颠张。
别来两月无清约,
孤负寒梅一度香。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柳外的小庄园中频繁乘船游玩,南溪的水流近乎东阳。风吹过时,绝涧上水面波澜不惊,月光照耀下空山的树木闪烁着光芒。在忧愁中写诗,仿佛老杜(杜甫)的才思;在醉意中挥洒墨汁,像颠张(张旭)那样洒脱。自从分别已两月,没有清晰的约定,辜负了寒梅一次的芬芳。
刘珏(公元1560-1640),明代诗人,字子翰,号寒山。其诗风清新脱俗,融古典与个人情感于一体,深受文人推崇。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刘珏以诗寄情,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
《答陈醒庵》这首诗以清丽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首联以“画舫频过柳外庄”开篇,描绘了诗人轻快的游玩场景,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接下来的“南溪原得近东阳”则通过地理位置的描绘,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似乎在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
中间几句转入内心世界,风来水无迹,月到树有光,意象巧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忧愁。“愁里得诗如老杜”,诗人把自己与杜甫相提并论,既是自谦也是对自身创作的肯定,表达了在愁苦中寻求寄托的心情。
最后两句“别来两月无清约,孤负寒梅一度香”则是诗的高潮,情感达到了顶点,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中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织,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诗中“愁里得诗如老杜”的“老杜”指的是哪位诗人?
“别来两月无清约”中的“清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