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2:44
送金仙玢上人主讲隆寿院
——刘克庄
昔委荆榛谁起废,今增轮奂不为奢。
微神通力营经藏,经海潮音转法华。
况有紧幫王打供,岂无长者子倾家。
此行非作衣钵计,饶益尤多等算沙。
曾几何时,荒草丛生的地方,谁来整理废弃的荆棘?如今的装饰华丽,并不是为了奢华。
微妙的神通和力量用来弘扬经典,法华经的潮音在大海中回荡。
更何况有紧急的捐赠来支持,难道没有富裕的长者倾家而出?
这次出行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衣钵利益,受益的实在多得像沙子一样数不胜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白云,晚号澄江,宋代诗人,文人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他善于诗歌和词作,是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之一,作品风格独特,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刘克庄为金仙玢上人主讲隆寿院时所作,表达了对佛教事业的支持和对弘扬经典的重视。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兴盛,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益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荒废与今日的繁荣,展现了佛教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诗人在开篇便提到“昔委荆榛谁起废”,以此引出对佛教场所的重建与改造,暗示了对佛教事业的重视。接着提到“今增轮奂不为奢”,说明对华丽装饰的追求并非出于奢华,而是为了弘扬文化和信仰。
“微神通力营经藏,经海潮音转法华”两句,从微妙的神通和力量出发,强调了经典的价值与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佛教深厚的信仰。后面的句子则通过对捐赠的讨论,突出社会各界对于佛教事业的支持,表达了共同参与的意义。
最后,诗人强调此次出行并非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更广泛的利益,显示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对佛教事业的奉献精神。整首诗清晰地传达了信仰、奉献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弘扬佛教文化,强调社会责任和大众对佛教事业的支持,体现了信仰的力量和社会的奉献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昔委荆榛”的意思是?
A. 过去的美好
B. 过去的荒废
C. 现在的繁荣
诗中提到“微神通力”的内容主要指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弘扬经典的能力
C. 个人名利
诗的主题是?
A. 个人利益
B. 弘扬佛教文化和社会责任
C. 追求奢华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对比,前者强调社会责任与信仰的力量,而后者则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展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两者各有侧重,但均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人情的深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