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2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20:35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
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
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
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春天我离开了你,秋天的帆船催促着我归去。
庭前的蔬菜还在眼前,河边的波浪已经吹动了衣衫。
人生在世漂泊无依,心中却想与暮年相违。
中原战乱频繁,来自远方的书信却稀少。
北方的大雁随着时节而聚集,船上的乌鸦整年飞翔。
鹿门山从此我将前往,愿在汉水之阴永远安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风格沉郁悲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他的生活困顿而漂泊,时局动荡,常常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孤独。诗中表达了对故乡、家庭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登舟将适汉阳》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开头两句“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即道出了离别的无奈。春天离开故乡,秋天却又被迫启程,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接下来的“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描绘出诗人即便身处他乡,眼前仍能看到故土的景象,心中愈加思念。
诗中对“生理飘荡拙”的感慨,反映出对人生漂浮不定、无所依附的无奈。杜甫以“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两句,点出了当时社会动乱的现状,战乱频繁使得联系变得稀少,表露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渴望在汉水之阴找到一片宁静。整体上,诗歌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构成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体现了杜甫悲悯情怀的深度与广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杜甫在动荡时代中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的“春宅”指的是:
A. 春天的房子
B. 故乡的家
C. 旅行的地方
诗中提到的“秋帆”象征着:
A. 丰收
B. 离别与归途
C. 战争
“中原戎马盛”中“戎马”指的是:
A. 生活平静
B. 战争
C.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