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谒金门·书一纸》

时间: 2025-04-27 15:23:16

诗句

书一纸。

小砑吴笺香细。

读到别来心下事。

蹙残眉上翠。

怕落傍人眼底。

握向抹胸儿里。

针线不忺收拾起。

和衣和闷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3:16

原文展示:

书一纸。小砑吴笺香细。读到别来心下事。蹙残眉上翠。怕落傍人眼底。握向抹胸儿里。针线不忺收拾起。和衣和闷睡。

白话文翻译:

写下一纸信,使用细致的吴笺,读到这封信,我的心里思绪万千。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忧虑,生怕这情感被旁人看见。只好把信握在怀中,想要将它藏好。针线虽还没整理,但我却打算和衣而卧,任凭心事缠绕。

注释:

  • 吴笺:一种细腻的纸,常用于书信。
  • :皱眉,表示心中愁苦。
  • 抹胸儿:指胸口,怀中。
  • :形容收拾,整理。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作反映了宋代女性的情感生活与内心世界,体现了细腻而复杂的心理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平子,宋代诗人,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个人的内心体验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谒金门·书一纸》创作于一个情感纠结的时刻,可能是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与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感情的珍惜与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内心充满愁绪的女子,通过书信这一媒介,展现出她对情感的深切思考与感悟。开头的“书一纸”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情境中,暗示着情感的传递与沟通。在“读到别来心下事”中,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思念,那种心下的隐痛让人倍感共鸣。

词中多处使用了细腻的意象,比如“蹙残眉上翠”,不仅描绘了眉头的皱紧,更透出一种无奈与焦虑。整首词的情感基调通过“怕落傍人眼底”进一步深化,反映出一种内心的脆弱与对外界的敏感。在最后的“和衣和闷睡”,则传达出一种无力与沉重,似乎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这份情感的束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书一纸:开篇即表明写信的动作,暗示内心有话要说。
  2. 小砑吴笺香细:用细腻的纸张,表现出书信的珍贵与情感的细腻。
  3. 读到别来心下事:读信时的心绪纷乱,表明对过去情感的牵挂。
  4. 蹙残眉上翠:心事重重,眉头微皱,体现了内心的愁苦。
  5. 怕落傍人眼底:对他人目光的恐惧,显示出对隐私的保护。
  6. 握向抹胸儿里:将信藏于怀,表达出对情感的珍视与隐秘。
  7. 针线不忺收拾起:生活琐事被搁置,情感占据了心头。
  8. 和衣和闷睡:心事重重,下意识选择逃避,反映出内心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书信比喻情感的交流。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内心情感的复杂性,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情感的珍惜,反映了女性在情感生活中的细腻与敏感。

意象分析:

  • 吴笺: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纯粹。
  • 眉头:代表心中的烦恼与忧虑。
  • 胸口:暗示对情感的深藏与保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使用的纸张是什么?

    • A. 硫酸纸
    • B. 吴笺
    • C. 宣纸
  2. 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喜
    • B. 忧虑
    • C. 愤怒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状态?

    • A. 兴奋
    • B. 无奈
    • C. 快乐

答案:

  1. B. 吴笺
  2. B. 忧虑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比较王平子的细腻与李清照的深情,二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在情感表达上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入门》
  • 《王平子研究》

相关查询

咏菊 阴字亭 乙酉端午联句 乙巳元日鳌峰书院会拜五十五人 兴程县尹 芜湖过繁昌旅舍萧然偶书 闻读书有感 闻崇安县学立碑 题山云海月楼 题东坡诗集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得兽失人 乙字旁的字 真山真水 予告 襧叙 士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消释前嫌 枉费唇舌 示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遗物识心 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倾注全力 盎盂相敲 秦女楚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