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4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25
临江仙·枕帐依依残梦
作者: 陈克 〔宋代〕
枕帐依依残梦,斋房忽忽馀酲。
薄衣团扇绕阶行。曲阑幽树,看得绿成阴。
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
微吟休作断肠声。流莺百啭,解道此时情。
在床头帐子下,依依惜别的残梦中,我在斋房里迷迷糊糊,尚余醉意。
薄衣轻衫,手持团扇,缓缓走在台阶上。曲折的栏杆旁,幽静的树木绿荫如盖。
檐下的细雨,究竟是为谁在轻声叹息?林间的花儿,犹如我一般飘零。
轻声吟唱,切忌发出断肠的哀声。流莺百啭的歌声,恰似在诉说此刻的情感。
本诗虽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可以联想到汉代王粲的《登楼赋》中关于离愁别绪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克,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经历了梦的残影,醒来时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惆怅,正是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临江仙·枕帐依依残梦》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开头“枕帐依依残梦”便引入了一个梦境的场景,交织着梦与现实,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诗人以“斋房忽忽馀酲”描绘自己的迷醉状态,营造出一种恍惚的氛围。
接下来的“薄衣团扇绕阶行”,则是对夏日清晨的描绘,薄衣轻扇,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宁静。然而,随着“曲阑幽树,看得绿成阴”的描写,画面转向了自然的静谧,绿荫蔽日,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生机。
“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在感叹雨滴凝聚的悲伤,仿佛在呼唤某个失去的情感。此处的“飘零”一词,引发出诗人的无奈与忧伤,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慨叹。
最后,诗人以“流莺百啭,解道此时情”收束,流莺的歌声如同倾诉心中的情感,给人以希望和慰藉。整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兼具了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愁别绪,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惆怅而又美丽的意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枕帐依依残梦”中的“残梦”指什么?
A. 过去的美好回忆
B. 依依不舍的梦境
C. 迷茫的状态
D. 梦中的人物
“薄衣团扇绕阶行”描绘的场景代表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夏日的闲适
C. 秋天的落叶
D. 春天的花开
“檐雨为谁凝咽”的意思是?
A. 雨水在为某人哭泣
B. 雨水在凝结
C. 雨声如同叹息
D. 雨水是为了洗净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