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歌子·云里千山暖》

时间: 2025-05-06 02:26:02

诗句

云里千山暖,溪头八月凉。

华簪霭霭待萱堂。

羡子怀中双橘、半青黄。

老去齐眉案,闲来坦腹床。

相如何日从长杨。

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6:02

原文展示

南歌子·云里千山暖
作者: 陈克 〔宋代〕

云里千山暖,溪头八月凉。
华簪霭霭待萱堂。
羡子怀中双橘半青黄。
老去齐眉案,闲来坦腹床。
相如何日从长杨。
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

白话文翻译

在云雾缭绕的千山之间,温暖的气息弥漫;而在溪边,八月的凉风习习。那华丽的簪子在萱堂里静静等待。羡慕那人怀中抱着的两只橘子,一半青黄交错。年老的我,坐在齐眉的桌案旁,悠闲地躺在宽大的床上。日子如此漫长,像是阳光在长杨树下徘徊。每年都感到惭愧,因为年岁增长,反而让我更加渴望槟榔的滋味。

注释

  • 云里千山暖:形容山间云雾缭绕,气候温暖。
  • 溪头八月凉:指溪边在八月时节的清凉。
  • 华簪霭霭:华丽的簪子在雾气中朦胧可见。
  • 萱堂:指用萱草装饰的房子,象征安宁与温馨。
  • 羡子怀中双橘半青黄:羡慕那人怀里抱着的橘子,一半是青色,一半是黄色,象征丰收。
  • 齐眉案:指桌子高度与眉平,象征着稳重的生活。
  • 坦腹床:形容床铺宽大,让人感到悠闲自在。
  • 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每年都感到惭愧,年岁增长反而对槟榔的渴望增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一个温暖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云里千山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和生活的哲理。开篇的“云里千山暖,溪头八月凉”便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温暖的山和凉爽的溪流形成强烈对比,暗示着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接下来的“华簪霭霭待萱堂”通过细节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期待与珍惜。

“羡子怀中双橘半青黄”一句,表达了对他人幸福生活的羡慕,同时隐含着自身的孤独与渴望。诗人以“老去齐眉案,闲来坦腹床”来反思自己的人生,似乎在感叹年岁渐长,却依旧希望生活能如意。

最后,诗歌以“相如何日从长杨”与“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收尾,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表达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限思考。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里千山暖:描绘出云雾缭绕的山间温暖的气候,营造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氛围。
  • 溪头八月凉:对比山中的温暖与溪边的凉爽,展现了自然的变化。
  • 华簪霭霭待萱堂:表现了等待与期待,华丽的簪子似乎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羡子怀中双橘半青黄:表达了对丰收与幸福的羡慕,双橘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老去齐眉案,闲来坦腹床:反映了生活的平静与安逸,带有一丝自嘲。
  • 相如何日从长杨:感叹日子的漫长,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到惆怅。
  • 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流露出对生命的渴望与对时光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云里千山暖”与“溪头八月凉”的对比,突出自然的变化。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音韵和谐,形成一种节奏感。
  • 意象:如“华簪”“双橘”等意象,营造出生活的美好与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光阴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变化和无常,隐喻着人生的起伏。
  • :代表着稳重与宁静,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象征着丰收和幸福,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华簪:代表着美丽与期待,寄托着内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溪头”在什么季节?

    • A. 六月
    • B. 八月
    • C. 十二月
    • D. 四月
  2. “华簪霭霭待萱堂”中“霭霭”指的是什么?

    • A. 清晰
    • B. 朦胧
    • C. 明亮
    • D. 干燥
  3. 诗中提到的“羡子怀中双橘”象征什么?

    • A. 遗憾
    • B. 孤独
    • C. 丰收与幸福
    • D. 悲伤

答案

  1. B. 八月
  2. B. 朦胧
  3. C. 丰收与幸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南歌子·云里千山暖》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南歌子》则关注于生活的细节与自然的变化。
  • 《春望》则在描绘自然的同时,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忧虑,提供了一种更为沉重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文化大辞典》

相关查询

麦穗两岐 中秋月直禁苑 闻号 禁直寄崔员外 杪秋夜直 酬隐珪舍人寄红烛 金銮坡上南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有起色 艸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舆步 同字框的字 竹报平安 鱼篮观音 计行虑义 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砺带河山 自字旁的字 包含卫的成语 良师益友 拿贼拿赃 田字旁的字 镌治 凤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