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5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58:20
浣溪沙·浅画香膏拂紫绵
作者: 陈克 〔宋代〕
浅画香膏拂紫绵。
牡丹花重翠云偏。
手挼梅子并郎肩。
病起心情终是怯,
困来模样不禁怜。
旋移针线小窗前。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女子轻轻地用香膏涂抹紫色的绵布,牡丹花盛开,翠绿的云彩偏向一边。她手握梅子,依偎在郎君的肩头。尽管因病而起,心情依旧怯懦,因困倦而显得无奈的样子让人怜惜。她坐在小窗前,旋转着针线,忙于缝制。
典故解析:
未有明显的典故,但“牡丹”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荣华富贵,结合“梅子”,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交织。
作者介绍:
陈克,宋代词人,具体生平资料不详,但他的词风常被认为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之时,然而个人的情感与身世常常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生活与情感的细腻观察。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温柔的环境中,内心却因病痛而感到怯懦的复杂情感。开头的“浅画香膏拂紫绵”不仅描绘了女子的轻柔动作,也暗示了她的柔美与脆弱。接下来的“牡丹花重翠云偏”将环境的美丽与女子的情感状态结合在一起,牡丹的富贵与云彩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女子的内心世界并不如外表那般光鲜。
“手挼梅子并郎肩”则在描写亲密关系的同时,也透出一丝忧伤。梅子的象征意义在这里或许是怀旧与甜美,但因病而起的“心情终是怯”则揭示了内心的脆弱与不安。最后两句“困来模样不禁怜”与“旋移针线小窗前”则表现出女子在困境中依旧努力生活,表现出一种坚韧与柔情的结合。
整首词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个人内心的挣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词使用了比喻(如“牡丹花重”暗示美丽)、拟人(如“心情怯”体现情感)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与意象的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在生活美好外表下,个体内心的脆弱与无奈,以及对爱情与生活的坚持,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生活的复杂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浅画香膏”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牡丹花重翠云偏”中的“重”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克与李清照的作品,两者都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观察,但李清照的词更偏向于思乡与离愁,而陈克则更注重于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爱情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