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1:22
缥缈波明洛浦,
依稀玉立湘皋。
独将兰蕙入离骚,
不识山中瑶草。
月照英翘楚楚,
江空醉魄陶陶。
犹疑颜色尚清高,
一笑出门春老。
这首诗描绘了水波轻盈明亮的洛浦,隐约看到宛若玉立的湘边。诗人独自将兰花和蕙草引入《离骚》的情境,然而却不识山中的瑶草。月光照耀下,英俊的花朵显得格外清晰,江面空旷,令人陶醉。诗人犹疑于自己依然清高的姿态,轻轻一笑,仿佛春天已悄然老去。
张炎,字子平,号惟庵,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任官职,但因政治原因,晚年隐居。他的诗风婉约细腻,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悟。
这首诗作于张炎隐居时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兰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高洁,而对瑶草的不识则是对世俗繁华的淡泊。
《西江月·题墨水仙》是一首典型的宋词,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以“缥缈波明洛浦”引入,给人以清澈、幽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中。接着,诗人提到“依稀玉立湘皋”,描绘出一位优雅的女子或一个清丽的景象,增强了诗的意境。
“独将兰蕙入离骚”一句,诗人将自身的品格与屈原的高洁情操相提并论,显示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内心的孤独。而“不识山中瑶草”,则暗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无意与淡泊,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随着诗的深入,月光照耀下的“英翘楚楚”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诗人似乎在月光下陶醉,感受着自然的美好,而“犹疑颜色尚清高”则透露出他对自我价值的思考和不安。
最后一句“一笑出门春老”以轻松的语调结束,似乎在感叹时光流逝,春天的美好也在不经意间悄然老去,增加了诗的哲理思考。
全诗围绕自然美和自我价值的探讨,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泊,最终在时光流逝中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哲理。
诗中提到的“洛浦”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洛水
C. 湘江
D. 黄河
“独将兰蕙入离骚”中“离骚”是指谁的作品?
A. 李白
B. 白居易
C. 屈原
D. 陶渊明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淡泊
C. 怨恨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