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8:06
将进酒三首 其二
作者: 胡奎 〔明代〕
四座且勿喧,听我歌长谣。
百年三万六千夜,百年三万六千朝。
三万六千朝与夜,几度花开与花谢。
杯行到手请勿辞,金尽床头莫论价。
不见洛阳城里人,化为北邙山下尘。
今朝共饮碧玉醑,明日更漉乌纱巾。
请诸位不要喧哗,静静听我唱这长长的歌谣。
一百年有三万六千个夜晚,一百年也有三万六千个早晨。
这三万六千个早晨和夜晚,多少次花开花谢。
酒杯送到手中请不要推辞,金钱用尽床头也别谈价格。
不见洛阳城中的人,已化作北邙山下的尘埃。
今天一起饮酒,明天又要再戴上乌纱巾。
胡奎(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豪放奔放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人生哲学和自然景观,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酒的歌颂,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将进酒三首 其二》通过对饮酒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珍惜当下的态度。开头两句“四座且勿喧,听我歌长谣”,展现了诗人在饮酒时的自信与从容,似乎在主导整个聚会的气氛。接下来的时间概念“百年三万六千夜,百年三万六千朝”,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瞬息万变,时间的无情流逝。诗人在这里用数字的重复表现出对时间的深刻认识,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天。
中间几句“杯行到手请勿辞,金尽床头莫论价”,则是诗人对人际关系和金钱的看法,强调在酒桌上的友情与快乐比金钱更重要。最后两句描述了世事的无常,提到“洛阳城里人”化为“北邙山下尘”,令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今朝共饮碧玉醑,明日更漉乌纱巾”则引导人们在享受当下的同时,也不忘未来的责任与担当。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当下,享受生活,认清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责任感。
胡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碧玉醑”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美食
C. 美酒
D. 美景
“不见洛阳城里人,化为北邙山下尘”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生命的无常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友情的珍惜